华博范文网 首页

某县乡村振兴法治工作三年规划(202x—202x年)

2024-12-25 华博范文网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届××次全会、市委××届××次全会以及县委××届××次全会精神,夯实法治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结合《××省乡村振兴法治工作规划(202x—202x年)》《××市乡村振兴法治工作规划(202x—202x年)》和全县法治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对××省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安排部署和《××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x-202x年)》目标任务,紧扣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实际,全面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夯实乡村法治基础,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乡特色的法治乡村之路,为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乡村法治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通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法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于乡村法治的意愿表达和客观需求,做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法治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因地制宜。遵循乡村振兴客观规律,尊重农业农村特点,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根据乡村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历史文化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工作,提升工作实效。

  (四)坚持分类指导。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法治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三、主要目标

  到202x年,全县乡村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法治乡村体系。具体目标包括:

  法治意识显著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大幅提升,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自觉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2. 法治环境明显改善:乡村社会秩序井然,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更加巩固。

  3. 法治服务更加完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援助、公证、调解等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4. 法治保障更加有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成为常态。

  5. 法治文化蓬勃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拓展,法治文艺作品丰富多彩,法治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围绕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渠道,推送法治宣传内容,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2.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将法治文化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依托村史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场所,打造一批法治文化示范点。举办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法治电影下乡等活动,让法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3. 加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一批集法治宣传、法治实践、法治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教育基地。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接受法治熏陶,增强法治意识。

  (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民主决策机制,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村务公开、财务收支、重大事项决策等情况的监督,确保村民自治有序进行。

  2. 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设立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推广“枫桥经验”,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3. 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提高技防水平,增强农村治安防控能力。加强农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等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三)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禁滥用职权、乱罚款、乱收费等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对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实行柔性执法,支持和引导其健康发展。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3.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行网上办事、预约办理等便民措施,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建立健全涉农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的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及时调整和完善决策内容,提高决策执行力和公信力。

  2.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力量,优化执法资源配置。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执法人员素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

  3. 强化行政复议诉讼应对: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质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法治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法治乡村建设工作。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法治乡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法治乡村建设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

  县级财政要将法治乡村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障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资助法治乡村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人才支撑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法治工作力量,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锻炼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基层解决法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加大法治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农村法律事务的专业人才,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四)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法治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示范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一批法治乡村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法治乡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总之,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全县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