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之后在1958年和1978年进行了两次重要的修订。为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明确了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并提出了“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统筹原则。1995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费承担原则,即所谓的“统账结合”。1997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低缴费年限和计发办法。
随着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我省分别于1995年9月和1998年1月制定了《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黑政发[1995]74号)和《黑龙江省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黑政发[1998]4号)。这些政策的最大变化之一是扩大了参保范围,将国家规定的企业职工扩展到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此外,还确定了统账结合试点的时间,即从1995年9月起至1996年底完成。至此,我省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已基本完成。
自1992年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特别是在1998年以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从渐进式发展阶段逐步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也逐渐从制度设计转向在改革中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过程中,从我省来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20xx年11月,省政府下发了《妥善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有关问题的意见》(黑政发[20xx]xx号),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多种渠道安置下岗职工,包括再就业培训、转岗安置等措施,以减轻下岗对职工生活的冲击。
第二个阶段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增强,职工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xx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意见》(黑政发[20xx]xx号),明确规定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职工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流动时,其养老保险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个阶段是养老金待遇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金待遇的调整成为保障退休职工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20xx年,省政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了《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黑政发[20xx]xx号),明确了调整的幅度和范围,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科学合理地调整养老金待遇,使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第四个阶段是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20xx年,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意见》(黑政发[20xx]xx号),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金监管、提高基金投资收益、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综合施策,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效能,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我省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优化制度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了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为实现全民老有所养的目标而努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