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条线有句老话,叫“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活。”我们为企服务遇到的最大难题、难点就是企业融资。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造血功能显著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导致企业现金流更趋紧张,部分企业如果获取不到新的融资支持,则无法保证正常运营,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各类债务到期无法偿付的风险。二是部分行业贷款受限。传统行业贷款受限,信贷规模压缩显著。即使运行情况良好、偿债能力较强的企业,因为政策因素,也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三是因缺少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当前普遍存在资本金有限、担保规模相对较小,以及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门槛高的问题,制约了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效果。即使是效益良好、产品前景好的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也无法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导致错失发展良机。银行难放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和诚信意识。贷款时什么承诺都有,什么条件都能满足或答应,贷款一到期就软拖硬磨。致使大量的贷款经常逾期,有的甚至呆滞或欠息。部分企业本来信誉良好,但在生产经营中被“三角债”拖累,造成了恶性循环,一家拖欠,影响一片,资金不能及时回笼,贷款也就无法按期收回。导致银行对本来信誉良好的企业也不放心,每笔贷款的审查都要慎之又慎,一丁点的不足都过不了关。二是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虽然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只是摆样子,并没落到实处。部分企业在财务账面上反映的经营业绩并不全面、合理和良好,又无审计部门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认可,银行对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在信用等级的审查、授信上,很难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来掌握,使这些企业在贷款的“门槛”上迈不过去。三是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制约信贷资金需求。各行普遍对信贷管理采取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新贷款形成的风险加大了处罚的力度,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结合实际,多措并举,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首先,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升信用水平。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增强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同时,企业还应主动与银行沟通,定期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让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从而增加贷款的可能性。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融资环境。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如设立中小企业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无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减少对抵押物的依赖,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同时,政府还可以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定期举办融资洽谈会,促进银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
再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合规经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防止因个别企业违约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确保其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客观公正,为企业融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仅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还能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最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政府应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公开,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促使企业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总之,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活”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重要论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