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县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以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为牵引,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乡村民生、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为根本目的,进一步夯实乡村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健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更深层次影响乡村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各负其责。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责权一致、分级分类投入,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牵头、乡镇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平安乡村建设格局。
2. 坚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坚持适度超前,加强统一规划、统筹推进,确保平安乡村建设符合《xx市202x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安排》精神,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可拓展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创新载体,加强协作,丰富乡村平安建设内涵,有序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3. 坚持问题导向、以人为本。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出发点,聚焦乡村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乡村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乡村治安防控网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治安防控体系,整合公安、司法、民政等多部门资源,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依托现有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快速响应,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2. 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重要路段、公共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天候、无缝隙覆盖。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监控效能,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有力支持。
3. 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定期开展治安巡查和法治宣传活动,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安维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进行专业评估,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
2. 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法律顾问制度,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针对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引导农民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3. 建立信访维稳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建立健全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反馈等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件信访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对于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介入,妥善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三)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七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守法习惯。
2. 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建设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展示法治文化成果,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鼓励和支持文艺团体创作反映法治主题的文艺作品,通过戏曲、小品等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
3. 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一批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家庭等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农村地区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同时,加强对法治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推动智慧乡村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社会治理等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办理。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方便农民在线查询政策信息、办理各项事务,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2. 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建立乡村治理大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各类涉农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乡村治理中的问题和需求,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3.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利用智能感知设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乡村环境、交通、治安等情况,及时预警潜在风险,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同时,开发线上协商平台,让农民能够更加方便地参与到乡村治理决策中来,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平安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全县平安乡村建设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相应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经费保障
将平安乡村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高效使用。
(三)严格考核奖惩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平安乡村建设成效作为衡量乡镇、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四)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平安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功经验,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和支持度。同时,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平安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平安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