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底,我从图书馆借来了王蒙的那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可以说这次阅读是有着鲜明动机的——自己即将参加公务员考试,将来所处的工作环境很有可能就是机关,于是很想弄清楚:年轻人在组织部做了些什么?五十年代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于今天而言是否仍旧具有参考意义?我又能借鉴到什么?小说不过三十多页,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更是通俗,没有丝毫的阻碍,等读到“他坚决地、迫不及待地敲响领导同志办公室的门”时我还在下意识地往下翻,却发现小说就此结束。说实话,心里有些失落,难道就这样收场了?末了,我又把小说读了一遍,试图去了解刘世吾、林震、赵慧文、韩常新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对话中那些高度概括的话语。抛却了之前的种种苛求,第二遍的收获增添不少,作家笔触的敏锐与细腻隐身于文字当中,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慢慢品味。主人公林震原本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因为成绩突出,被调到区委会做组织工作,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林震倒成了学生,接受着纷繁复杂的再教育。新生活的开始总是让年轻人充满希冀,林震积极地展开了自己的工作——尽管遭遇了不少阻碍,尽管也和赵慧文一样“皱起了眉头”,但刺激中仍不失激励。可是,渐渐地,林震目瞪口呆了,怀疑恍惚了,娜斯嘉式的生活态度遭遇到了“条件成熟论”,遭遇到了“领导艺术”,所有的努力就像击中了厚厚的墙壁,转瞬间化为乌有。与赵慧文的交谈让林震明白了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着像散布在空气中的灰尘般的缺点。韩常新是金玉其外,只会用几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刘世吾则是看透一切,漠不关心……对比之下,林震因为拥有青春,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四处碰壁。最终,事情的复杂性让他惶惑不已——“那,怎么办呢……”。赵慧文莫名其妙的的回了一句“是啊”,显然,她给不出答案,毕竟,她也曾热血沸腾过。最后压抑的赵慧文只好让“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竞赛”,“自己奖励自己”,为的是驱除对工作的迷茫与无力感。
通过林震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这种冲突在任何时代都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林震的困惑与挣扎,实际上也是每一个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机构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如何在保持传统优良作风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成为了每一位公务员需要深思的问题。林震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轻易放弃,更不能随波逐流,而是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我。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出的,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以林震为镜,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定力,不为外界所动摇。其次,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就难以把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再次,要注重实践锻炼,勇于担当作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向前发展。最后,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林震的故事虽然是发生在五十年前,但其中蕴含的道理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不仅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正如王蒙先生在文中所表达的那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府机构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机会,抓住时代的脉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不仅是一部反映五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小说,更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一名合格公务员的教科书。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敢于追梦,勇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