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假,我回到了我的故乡,在经过城市喧嚣的洗礼后返回故里,使我品味到了农村生活的纯情朴素,也体验到了“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使我的身心都得到了不错的调养。同时,我也还有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进一步了解农村的生活状况,为此,我做了一系列的调查,使我能更好地完成这次的实践运动。“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处在西南山区的贵州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土地比较瘠薄,生产工具落后。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却因交通不便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享有“西南煤海”的称号。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民依然停留在土地上,农民的主要收入,则主要来自外出打工人员的工资。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经过调查,发现以上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外,我还发现,困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原因还有以下两种灾害。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20xx年如春以来,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连吃水都成为了问题,用“百年不遇”来形容我们西南地区一点都不为过。整个春天,西南地区基本上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农作物(主要是稻谷)播种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播种的季节到来却无计可施。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土地荒废而用抽水机抽水插秧的,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有的甚至年投入的那部分资金也未能收回。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深刻认识到,解决农村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面临的困难。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这对于缓解西南地区干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抗旱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些政策的实施,无疑为解决农民面临的干旱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政策的制定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农民对于国家的好政策了解不够,或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是因为文化水平限制,导致好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我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国家政策的知晓率,增强他们利用政策改善自身条件的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确保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策的目标,让农民从中受益。
除了天灾之外,人祸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研中,我发现部分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信息闭塞,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低廉。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信息闭塞的特点,低价收购农产品,再以高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加强农村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整合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将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那就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参与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多元化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留住人才,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农村,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农村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农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