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浅析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以某区危险货物运输交通安全管理为例

2024-12-15 华博范文网

  危险货物运输是公路上的流动危险源,相比普通货物运输更易发生事故,且事故更具突发性、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强及难以控制等特点,造成的生命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更大。为了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监管薄弱环节。本文将以X市X区境内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为例,探讨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多头管理”导致监管部门履职不足。根据202x年1月1日起实行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201x年第29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均负有具体的监督检查职责。虽然在监督管理体系上看似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各司其职,但是实际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部门分割、职能交叉、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一是权责不清。虽然《办法》对各监管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是各部门因怕发生事故后被追责,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越俎代庖、推卸责任等现象突出。例如,公安部门负责核发危险货物运输的通行证、许可证及相关许可证明或文件,并负责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通行秩序管理,但实际操作中本该由其他部门监管的车辆安全技术标准、罐体质量检查和货物充装核准等,均一股脑落到基层交警头上,不但起不到监督管理作用,反而造成各部门之间推卸监管责任;二是标准不一。监管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标准不同,针对危险货物运输违法行为交叉处罚、处罚漏洞、处罚轻重有别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害怕”处罚重的监管部门,对处罚轻的部门不予重视;三是信息不畅。虽然《办法》规定国家建立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但是目前共享平台仍然停留在纸面,特别是地方监管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导致信息更新滞后、数据不全,严重影响了监管效果。

  (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体现,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是安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不深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未能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和决策中。二是安全投入不足。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安全投入,如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驾驶员培训流于形式、安全设施设备落后等,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三是应急处置能力弱。部分企业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演练不经常,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措手不及,无法有效应对,造成事态扩大。

  (三)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是培训不到位。部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未按照规定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二是技能水平低。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部分从业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即上岗作业,对危险货物的性质、运输要求、应急处置措施等了解不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职业素养差。部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为了一己私利,违反操作规程,擅自改变运输路线、超载运输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四)科技支撑力度不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应用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危险货物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对运输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二是智能装备应用不足。虽然市场上已有一些先进的智能装备和技术,但由于成本较高、推广难度大等原因,很多企业仍依赖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大数据分析能力弱。缺乏对危险货物运输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难以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预测风险,影响了科学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规制度,明确职责边界。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各监管部门的具体职责,避免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同时,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完善立法。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适时修订《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增加对新兴业态的监管条款,填补法律空白。二是明确职责。通过制定详细的部门职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三是强化协作。建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企业作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加大安全投入。合理安排资金,用于购置先进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选拔优秀人才加入安全管理团队,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提升应急能力。编制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针对危险货物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培训。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危险货物的基本知识、运输要求、应急处置措施等,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二是严格考核。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所有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三是注重实践。鼓励和支持从业人员参与实际操作训练,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四是加强监督。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培训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培训质量,防止走过场、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发生。五是弘扬正气。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激励广大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覆盖全国的危险货物运输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运输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二是推广应用智能装备。支持和引导企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运单等智能化设备,提高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三是深化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对危险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创新监管模式。探索建立基于信用评价的分类分级监管机制,对诚信守法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持续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