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审计疑点的小技巧
审计是“发现疑点——排除或锁定疑点——获取证据——形成结论的动态过程。”发现审计疑点,是审计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结合工作实际,与大家一起分享现场审计中,运用一个“巧”字捕捉审计疑点的小技巧。
巧借工作总结,透过成绩寻线索
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常规做法都会收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对总结的利用往往注重分析财务数据、关注重点事项、关心取得的成效。实际上,总结中还隐藏着很多问题线索,待审计人员去发掘。如,某学校总结“全年组织校外培训、考试x人次”;审计组查学校财务账未见校外培训、考试相关费用反映,根据这一疑点深挖,最终查出“小金库”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审计人员不仅能够发现财务数据的异常,还能进一步追踪资金流向,揭示潜在的违规行为。工作总结不仅是被审计单位展示成绩的平台,更是审计人员寻找问题线索的重要途径。因此,审计人员在审查工作总结时,应更加细致地分析每一项内容,尤其是那些看似寻常但可能隐藏问题的数据和描述。
巧用内审成果,围绕问题找问题
单位的内审科室对本单位的业务事项、工作流程、管理环节等比审计人员更清楚,更了解本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内审制度健全的单位,从内审工作台账、内审工作总结中可直接发现问题线索;内审不规范的单位,也可透过内审科室的总结、记录等捕捉疑点。如,某单位内审工作小结“组织院内相关专家进行了两次设备采购招标,实现了院内采购招标工作的突破”。实现突破,意即原来没有做到。审计人员从中捕捉到此信息,并对设备采购招标中的问题一一......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有关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