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多了起来,如何用健康向上的活动填补这些空白,是家长、学校与社区共同关注的问题。家校社共育是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之举。为了落实中央、市区有关要求,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目标,XX镇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确保“双减”工作有成效。XX镇辖内有三中、向阳路小学、培英幼儿园等8所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居民素质高,对社区服务需求大,对品质生活要求较高。XX镇坚持以“党建+服务+治理”为抓手,先后成立8家“社区家长学校”,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和辖内学校资源,结合镇情与青少年教育特点,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家长重视、学校保障、社会协同”的新模式,不断助推“双减”工作提质增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部署,强化落实保障。一是高度重视。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纳入社区工作议事日程,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保障“双减”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督导,制定了相关方案,分阶段督促和指导各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组织社区到示范点观摩学习,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镇家长学校建设水平。要求各社区制定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学习制度、服务制度,建立了台账和信息报送制度,并做好日常工作记录档案,做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将家长学校纳入社区党群服务站、文体活动室、幸福家园等阵地建设规划中,统一功能活动室,各社区将图书室、星光之家、社区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有机结合,按照“一室多用、分时......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市委书记在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