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呼唤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随着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越来越多。新就业形态的低门槛、灵活性等特征,吸引和拉动了大量人员就业,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华全国总工会202x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表明,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超过职工总数4.02亿人的五分之一。换句话说,每5位劳动者中就有1位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已成为我国劳动者的主力军。但是,劳动关系难以确定、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不匹配、平台企业规避责任、“条块分割”带来的监管滞后等问题,使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相对于依托雄厚资本与先进技术的强大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困在系统里的”弱势群体,亟待加强政府监管和平台治理。平台经济使传统劳资政关系日趋复杂,也使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错综复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就业准入、劳动报酬、劳动强度、劳动安全、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许多方面。近些年来,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202x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述指导意见,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北京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险制度,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提供工伤保险保障。上海市则通过制定《上海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明确了平台企业在劳动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并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限制、休息休假权利等。此外,广东省还推出了“互联网+劳动监察”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然而,尽管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劳动关系认定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在维权时难以获得法律支持。其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开始探索建立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但由于覆盖面有限,许多劳动者依然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再次,平台企业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平台企业通过复杂的合同安排,将自身定位为“信息服务中介”,试图规避对劳动者的直接管理责任,从而削弱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力度。最后,“条块分割”的监管体制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重叠现象,导致监管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面对上述挑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法律法规框架。应深入研究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国际经验,加快制定专门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二是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建议逐步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基本险种,同时探索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特点的职业伤害保险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平台企业责任,建立健全企业自律机制。应督促平台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四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总之,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充满活力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让广大劳动者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