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是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最近,我们调研组,通过走村串户、问卷调查、与基层干部广泛座谈等方式,对XX省不同地方的三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总的感到,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正逐步变为现实。但是,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绩斐然
一是乡村产业优势显著提升。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产业特点非常鲜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使农业产业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结构加快优化,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如XX村拥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XX家,农家乐XX家,拥有水蜜桃品种XX多个,亩均年销售突破XX万元,每年有超过XX万人次游客前来观赏这一现代“桃花源”。
二是乡村优秀文化显著彰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彰显了乡土文化特色。如XX村挖掘XX等传统文化、增设文化礼堂和钟楼戏台,恢复和塑造文化空间,培育文明乡风,同时传承手工艺和奇石文化,建设民俗创意工坊,开发手工剪纸、手工印染、奇石雕刻等产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传承乡土文脉。再如,XX村是一个睦邻友好、无一杂姓的XX氏家园,通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将《XX》等译成通俗易懂的现代文,并印制在村口外墙,弘扬莲花精神。
三是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仅注重“面子”建设,更注重“里子”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如XX村,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全村XX户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通过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了供电质量,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通过道路硬化和绿化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此外,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农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也制约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持续性保障机制不健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财政投入相对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导致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财力薄弱,更加依赖上级财政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往往不稳定,影响了项目的持续推进。同时,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和使用机制,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存在挪用、浪费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是人才短缺,技术支撑能力不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而当前农村地区普遍面临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一方面,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知识技能。这不仅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乡村治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此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应用普及率低,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率不高,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三是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各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推进,部分乡村盲目跟风,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考虑,导致产业布局雷同、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例如,在一些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在种植同一种水果或蔬菜,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此外,一些乡村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营销策略,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建设滞后。乡村振兴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然而,当前一些乡村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水资源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例如,一些地方为了增加旅游收入,过度开发旅游资源,造成自然景观破坏,影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不健全,导致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影响村民健康。
五是社会参与度不高,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乡村振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参与。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民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导致乡村振兴的动力不足。例如,一些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与农民的有效沟通和协商,农民的意愿和利益未得到充分尊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农民合作组织,但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未能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确保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通过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和使用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避免资金浪费和挪用。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农村创业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在农村的应用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遵循市场规律,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避免盲目跟风。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四是强化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全过程。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其树立绿色生活方式。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是深化社会参与,构建共建共享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政府要发挥好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服务指导等作用,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投资兴业、捐资助学、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其意愿和选择,保障其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总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实际、精准施策,不断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