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某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现状和对策分析

2024-12-16 华博范文网

  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灿烂瑰宝,也是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是学校和学生教育的一个载体,有助于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加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一生乃至中华民族的意义和影响是无需赘述的,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国学热成为一种潮流,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赛等节目在提高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全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极力推崇、也经常引经据典作出表率。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被列入高层设计,学校或多或少的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挑战和机遇,我县近几年也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在学生学习之余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我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情况

  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利用班会、课间和传统文化课程开展经典传统文化诵读,在校园内布设优秀传统文化橱窗和展牌,并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我校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我们还通过设置“文明礼仪岗”,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2. 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优质资源,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让戏曲、剪纸、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进校园,但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次数少、时间短、应付性强,效果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机制,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比如,邀请剪纸大师为学生现场演示剪纸技艺,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我们还与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3.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活动”,通过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孝顺美德。此外,我们还结合地方特色,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中秋节制作月饼、重阳节敬老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我县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而目前许多学校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为此,我们建议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对现有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可以考虑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其次是教材资源匮乏。虽然市场上有不少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但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并不多。因此,我们需要组织专家编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传统文化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此外,还可以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最后是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表现。因此,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三、未来展望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和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四是强化家校合作,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