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群众满不满意,只有群众说了算。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是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根本宗旨的实际举措,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必由之路。接处警工作是公安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是公安执法办案的首要环节,是最繁琐的工作,也是公安机关的一面镜子、公安工作的一个缩影。接处警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后期公安工作的质效,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XX县局通过两年多时间的运作实践,从民意防评入手,通过对当前群众不满意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强化督察管警意识,倒逼民警更新执法和服务理念,有的放矢地提升队伍管理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不满意警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110接处警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桥梁与纽带,在公安工作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各接处警单位能严格按照110接处警工作规范的要求,推进110接处警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严格规范执法,指挥调度水平和接处警效率明显提升。但110接处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影响群众满意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接处警速度慢。处警单位基本能达到“城区10分钟、农村20分钟到达,偏远地区尽快到达”的要求,但由于受接处警量、警力不足、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等因素影响,“微超时”处警现象仍少量存在。如短时间内某辖区发生多起警情急需处置时,就会出现“排队”现象。另外,在处置纠纷或打架类警情中,稍有延迟可能造成警情恶化,因涉事双方均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中,对公安机关能否快速到达存在比较高的期望值。处警时间没有达到当事人预期要求,便将自身的不满转移到对公安机关的态度上,造成不满意警情。
(二)接处警态度差。一方面是接警员态度差。近年来随着接处警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接警员基本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接警员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沟通技巧欠缺等问题,导致群众在报警过程中感受到冷漠或不耐烦,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处警民警态度问题。部分民警在出警过程中,未能充分理解群众的焦急心情,处理警情时缺乏耐心和细致,甚至出现言语不当的情况,这不仅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XX县局深入剖析了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群众对接处警工作的满意度。
(一)优化警力配置,提高响应速度。为了解决警力不足导致的“微超时”现象,XX县局积极探索警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一是加强科技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警情的精准预测和快速响应。二是建立动态警务机制,根据警情分布特点,科学调整巡逻路线和驻点设置,确保警力能够迅速到位。三是开展跨区域协作,对于重大或紧急警情,实行邻近派出所联合处置,形成合力,缩短响应时间。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水平。针对接处警过程中存在的态度问题,XX县局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将提升服务意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一方面,定期组织接警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心理疏导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增强其应对复杂警情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一线民警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每位民警都能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人员及时提醒纠正,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公正透明。为了保障接处警工作的公开性和公平性,XX县局不断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方面,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定期对接处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外部监督方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此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警情通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更加理解和信任公安机关。
三、成效与展望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XX县局在提升110接处警工作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20xx年以来,全县110接处警平均响应时间缩短了15%,群众满意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民警的辛勤付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和社会需求,公安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公安铁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