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总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重大工程型号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以下简称“总师”)科学素养深厚、视野格局开阔、发挥作用特殊,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深刻认识“总师型”人才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独特作用,心怀“国之大者”,有组织开展“总师型”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人才基础和科技基础。
为国家战略人才积蓄后备力量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紧密联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天然优势,持续加强“总师型”人才自主培养,为国家战略人才积蓄后备力量。加强“总师型”人才自主培养是塑造国际竞争“非对称”优势的关键变量。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工程型号,是赢得综合国力较量和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代代“总师型”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智慧结晶。只有着力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确保国家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具体而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总师型”人才的自主培养:
一是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当前,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出多......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共同书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