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党课讲稿】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

2024-12-18 华博范文网

  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

  摘要:基于文本的古诗词解读方法是阅读鉴赏的基础,但并非古诗词阅读鉴赏的目的本身。初步掌握比较的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而比较阅读不仅让教师和学生发现古诗词的文本差异、进一步理解对应的人文主题,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引发更多的推理、质疑、讨论、延伸、应用,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自主自发地发掘、欣赏、吸收、内化古诗词的文化营养。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深入比较辛弃疾的两首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诗人故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三个维度上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这两首诗词在表达爱国、沙场、英雄等主题时的深层次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这种比较阅读,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修辞,还能深刻体悟到诗词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因此,本文认为,从诗人故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阅读,是探索以古诗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辛弃疾;稼轩词;比较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x年版)》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这一指导思想强调了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来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辛弃疾的两首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探讨通过比较阅读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

  首先,从诗人故事的角度来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然创作背景不同,但都反映了辛弃疾一生的英雄情怀和报国之志。《破阵子》作于辛弃疾南归后不久,表达了他对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诗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渴望重返战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永遇乐》则写于辛弃疾晚年,当时他已退居山林,但仍不忘国家大事。诗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英雄不再、国事日非的深切忧虑。通过对比这两首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辛弃疾一生的理想追求和现实困境,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心。

  其次,从诗意载体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虽然都是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各有千秋。《破阵子》采用了大量的军事意象,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些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力量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斗之中。而《永遇乐》则更多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意象和典故的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再次,从思想冲突的角度来看,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感,但所反映的思想矛盾却不尽相同。《破阵子》中的思想冲突主要体现在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诗人在南归后,虽然一心想报效国家,但屡遭排挤,无法施展抱负。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而在《永遇乐》中,思想冲突则更多地体现在对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之间。诗人在回顾历史时,对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充满敬仰,但面对当前国家的衰落,又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悲凉。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冲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两首诗的深层内涵,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比较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诗歌,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诗中的意象和典故,鼓励学生撰写比较阅读的心得体会,举办诗歌朗诵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

  此外,通过比较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辛弃疾的这两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诗中所展现的爱国情怀、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思考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本文认为,通过比较阅读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辛弃疾的这两首诗,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古诗词作品,设计相应的比较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