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县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央、省、市、县高度重视,但在基层,尤其在乡、村两级,意识形态工作边缘化现象突出,存在认识不充分、基础不扎实、载体不丰富、落实不到位等短板。为打通理论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画出最大同心圆,X县委从体制机制、设施阵地、活动内容、要素保障四个方面,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X模式”,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把握“方向盘”,机制标准化
按照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文件精神,探索建立“12345”工作机制。成立了县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一个统揽;落实领导干部领学、宣讲“两大举措”;抓好单项目标、述评考学、督查指导“三个考核”;压实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四个责任”;做到工作议事、党的建设、目标绩效、纪律监督、文明创建“五个纳入”,倒逼各级党组织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正确、标准明确、责任清晰,为全县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种好“责任田”,阵地标准化
结合X实际,从建设布局、标识标牌、基础设施方面提出统一要求,探索出“7+N”模式。7项共性要求是指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农家书屋、一个道德讲堂、一个宣传橱窗、一个广播站、一个电子显示屏。这些场所不仅是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