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202x年第三季度工作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截至9月24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0%;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水质环境质量方面,全市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达标率为100%,1—9月水质指数变好幅度位列全国第10、全省第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海水)比例方面,春夏两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99.1%(年度目标为96.4%),位列全省第4,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变好幅度位列全省第2。土壤方面,主要考核是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要求“十四五”期间每年达到100%,2025年终期目标值为“有效保障”。
(二)加强项目审批服务。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不断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按照国家、省下达我市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任务,共划定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共计8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8个,市级示范区8个,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均已上报省政府。严格环评审批制度,截至9月24日,我市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27件,指导企业自行网上备案90件,对10家发生重大变化单位重新进行评估论证,对6家减量化重组企业采取调规措施,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好排污许可核发与管理工作,确保所有排污单位持证排污,截至目前,已发放排污许可证1200余张,覆盖了全市所有重点行业。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指示精神,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0xx公顷,其中矿山生态修复1000公顷,湿地修复500公顷,城市绿地建设500公顷。二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项目,前三季度实现绿色产业产值增长15%。三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举办各类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用电等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深化环境监管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需求,我们积极推进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新增空气自动监测站1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5个,实现了对全市重要环境要素的全面监控。二是实施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前三季度共检查企业500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0余起,罚款金额达500万元。三是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成功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起,赔偿金额达200万元,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五)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形势,我们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一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加强人才培养,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三是优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是强化信息化建设,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一是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明显,如某些工业集聚区空气质量仍较差,部分河流断面水质未达到考核要求。二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设施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处理需求。三是环境监管力量薄弱,基层环保机构人员编制少,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四是公众参与度不高,部分市民环保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行动。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历史欠账较多,由于过去长期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一些遗留的环境问题,治理难度大、成本高。三是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部分企业法治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逃避监管,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环保知识普及率低,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继续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执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移动源、扬尘源等重点领域的整治力度,力争到202x年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内。二是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三是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是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力争到202x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二是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三是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等收集、运输、处置环节,确保环境风险可控。
(三)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一是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执法装备,提高现场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环评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依法查处超标排放、非法倾倒等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一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搭建公众参与平台,畅通监督渠道,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