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校长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2024-12-22 华博范文网

  校长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政引领力放在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首要位置,充分说明了立德树人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了、深刻领会、深化落实。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不断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一、强化思政引领,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政引领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高校要牢牢把握这一根本要求,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体系,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思政课程,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导航仪”。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融入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营造浓厚的思政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此外,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竞争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更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一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增加新兴交叉学科的比例,满足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二是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各类竞赛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深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四是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摒弃唯分数论的传统观念,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鼓励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三、加大科研投入,增强科技支撑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一方面,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研究,争取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力度,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集中力量攻克难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另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既要关注前沿探索,也要重视成果转化。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还要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吸引和留住一批顶尖科学家和技术骨干,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坚持人民至上,强化民生保障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作为一所负责任的高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具体来说,一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二是要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资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让他们也能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三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通过开展政策咨询、社会调查等活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四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社会协同力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性,纷纷寻求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一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共建实习基地、研发中心等形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二是要拓展合作领域,除了传统的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外,还可以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比如,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授课;也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动态,更新知识结构。三是要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合作流程,确保合作顺利进行。此外,还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校企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作为国内知名高校,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快国际化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一是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著名大学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通过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等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扩大我校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要稳步推进留学生教育,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要注重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服务保障,使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者。三是要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就,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开设官方账号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学校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这所充满活力的高等学府。四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主动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总之,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久久为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