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力点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突破一批“顶天”又“立地”的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产业智能化发展关系到未来国际竞争的成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智能化技术领域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新热点。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新兴产业,以智能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低碳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融合化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路径。首先,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在5G通信、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研体制,优化创新生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形成多方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如高端芯片制造、工业软件开发等,要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早日实现突破,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其次,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为此,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也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帮助其克服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难题,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再次,要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强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最后,要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闭门造车只会错失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促进国内企业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中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韧性,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