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一、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准确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防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临灾能够科学有效应对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严格落实防治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防治工作的科技水平

  ……

  在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通过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水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确保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同志,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分管副职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街道)分管副职、自然资源所长和业务骨干,以及群测群防员等共180余人。刚才,培训会上XX省水工环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XX围绕"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制度""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等四个方面,紧密结合我市辖区地质灾害发生及防治实际,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大量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系统讲解,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消化吸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下面,

  ……略…… 

  应急演练XX余次,培训基层干部和群测群防员XX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X万余份,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对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一些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能力还比较薄弱,群测群防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资金投入还不足,部分重大隐患点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群众的防灾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面对严峻的防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准确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防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工程治理、宣传教育等多个环节。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些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防治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隐患排查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要求,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健全隐患动态更新数据库。在排查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摄、地面调查等技术手段,提高排查的精准度和效率。对新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制定防治方案

  对于已查明的隐患点,要区分轻重缓急,加大治理力度。对威胁人员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的重大隐患点,要优先纳入治理计划,加快推进工程治理。工程治理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治理效果。同时,要结合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工作,统筹推进搬迁避让工作,引导隐患点周边群众向安全区域搬迁,从根本上消除灾害隐患。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的科技含量。一方面,要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选拔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作为群测群防员,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明确监测职责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群测群防员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一线监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自动化监测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在重点隐患点安装位移监测、雨量监测、视频监控等设备,实现对灾害隐患的实时动态监测和数据自动传输。

  要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预警。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台风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时,自然资源部门要及时进行会商研判,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人,确保预警信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临灾能够科学有效应对

  应急处置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分工、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整合自然资源、应急、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力量,组建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和物资,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完好可用。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开展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加强现场指挥和协调,科学制定救援方案,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宣传教育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科普讲座、应急演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地质灾害防治专栏,宣传防治政策、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群测群防员的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