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排查整治的重要意义
(一)从高度把握统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二)从发展大局审视排查整治的现实紧迫性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当前排查整治的进展态势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明晰的工作体系
一是成立高规格工作专班
二是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
(二)强化工作举措,落实全域覆盖的排查要求
一是坚持“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全面梳理文件资料
二是深入排查统计违纪违法行为
(三)强化末端落实,巩固常态长效的整治成效
一是建立问题整改台账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力度
三、聚焦突出问题,清醒认识排查整治中的短板不足
(一)思想认识层面仍存在薄弱环节
(二)排查整治工作存在死角盲区
一是文件排查不够彻底
二是企业数据核查存在漏洞
(三)长效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二是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四、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
(一)深化思想认识,压实统计法治责任
一是加强理论学,提高站位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健全考核机制
(二)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排查整治成效
一是开展“回头看”行动,消除死角盲区
二是强化检查,形成有力震慑
(三)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统计工作质效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统计行为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质量
……
在全市统计法律法规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统计法律法规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前期全市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文件和做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压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统计工作的负责同志,市统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市直有关部门分管统计工作的负责同志。刚才,X县、区统计局和市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的下一步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统计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排查整治的重要意义
(一)从高度把握统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是和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_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先后印发《关于深化统计管理_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
……略……
长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文件排查、检查3个工作组,明确1名处级领导牵头负责,抽调12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各县(市、区)参照市级模式,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主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据统计,全市共成立各级领导小组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名,为排查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分管领导先后组织召开5次专题调度会,研究制定《全市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文件和做法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动员部署、自查自纠、督导检查、整改提升”4个阶段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工作组每周召开例会,汇总排查情况,解决难点问题。如县建立了“日汇总、周通报”制度,累计下发工作通报12期,推动排查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召开各类工作会议场次,印发工作文件X份,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工作举措,落实全域覆盖的排查要求
一是坚持“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全面梳理文件资料。各级各部门对201x年以来代、起草和部门印发的文件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按目标定数据”“层层加码”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表述。市统计局对全局个科室的份文件进行了逐一审核,发现并整改问题文件份。区统计局联合司法局对全区个部门的份文件开展交叉检查,发现问题个,当场提出修改意见。据统计,全市共排查各类文件份,其中文件份、部门文件份,发现问题文件份,已整改份。
二是深入排查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各级统计部门结合日常检查,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经济运行会议资料等进行重点核查。市统计局组成3个督导组,深入个县(市、区)、个乡镇开展实地检查,查阅会议记录份,走访企业家。发现某县局主要领导在202x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要求“各企业上报数据不得低于年初目标”,存在干预统计工作的行为,已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和警示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统计违纪违法线索条,立案查处X起,形成了有力震慑。
(三)强化末端落实,巩固常态长效的整治成效
一是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市统计局制定《排查整治问题整改台账》,对个问题逐一编号,由分管领导牵头督办。县建立“红黄蓝”三色督办机制,对整改滞后的单位发送黄色预警函份、红色督办函份,推动问题整改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改问题个,整改完成率%,剩余问题均已明确整改计划,确保6月底前全部销号。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市统计局通过工作提示、现场督导等方式,对排查进展缓慢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重点督办。3月份以来,先后下发工作提示函份,开展专项督导次,约谈相关责任人人次。如对区排查工作推进不力的情况,市领导小组专门派出工作组驻点督导,帮助梳理问题、制定措施,推动排查工作在一周内取得明显进展。同时,将排查整治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统计工作考核,权重占比达X%,通过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三、聚焦突出问题,清醒认识排查整治中的短板不足
(一)思想认识层面仍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统计工作的性、严肃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倾向。如某县局主要负责人认为“统计数据稍微调整不影响大局”,在部署经济工作时仍惯性提出“确保上报数据同比增长不低于%”的要求,反映出对统计法律法规学不深、理解不透。据统计,全市仍有X个部门未将统计法律法规纳入组()理论学中心组学内容,X名领导干部未参加过统计法治专题培训,导致在制定政策、部署工作时容易出现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个别乡镇对排查整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如镇在自查自纠阶段,仅简单汇总文件目录,未深入核查文件内容,经市督导组检查发现,该镇份文件中存在“按计划完成统计指标”等违规表述,直到被通报后才进行整改。这反映出部分基层单位政z-m感性不强,对统计造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二)排查整治工作存在死角盲区
一是文件排查不够彻底。部分部门对“代、起草的文件”排查不到位,仅排查本部门印发的文件,未对代拟的文件进行核查。如市X局在排查中遗漏了202x年代起草的《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存在“到2025年规上企业数量达到家”的硬性指标表述,违反了统计法律法规关于“不得设定具体数据指标”的要求,直到市统计局开展专项检查时才发现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