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实践经验

  (一)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

  (二)应急响应机制逐步健全

  (三)基层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风险挑战

  (一)极端天气频发带来的防御压力持续增大

  (二)产业集聚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风险隐患日益突出

  (三)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

  四、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一是完善监测站点布局

  二是优化预警发布机制

  三是加强风险研判会商

  (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一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二是强化应急演练实效

  三是提升指挥调度水平

  (三)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一是推进基层应急标准化建设

  二是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三是强化沿海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

  三是强化督查问责

  ……

  在全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全县海洋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沿海镇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重点渔港、临海企业代表。刚才,X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介绍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我县地处省沿海地区,拥有62.5公里海岸线、10万亩滩涂,沿海分布着镇、X街道等5个镇(街道),涉及渔业人口约8.7万人,沿海养殖区、渔港、临海企业密集。据统计,近五年全县累计遭受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影响12次,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其中202x年“台风”导致沿海3.2万亩养殖区受灾,经济损失超5000万元。海洋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

  ……略…… 

  径不足10公里,部分偏远渔村的应急物资储备缺口达40%;基层应急队伍中具备专业救援资质的人员占比仅15%。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全县社会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实践经验

  

  (一)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海洋灾害监测能力建设投入,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建成海洋环境监测站5个、风暴潮预警站3个、海啸观测站1个,实现了沿海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其中,X海域实时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海浪、潮汐、风速等数据,监测数据传输延迟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预警准确率较202x年提升30%。在2025年“X台风”防御中,该系统提前12小时发出橙色预警,为全县组织群众转移、渔船回港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我们建立了“县—镇—村—户”四级预警信息发布网络,通过短信、广播、微信等渠道,累计发布预警信息120万条,覆盖率达98%以上,确保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

  

  (二)应急响应机制逐步健全

  

  以2025年四级联动应急演练为契机,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流程,制定了《县海洋灾害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版)》,明确了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完成指挥体系搭建、3小时内完成重点区域排查、6小时内完成应急物资调配的“136”响应标准。在演练中,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县应急管理局牵头成立现场指挥部,统筹调配消防救援、海事、渔业等专业力量200余人,调动冲锋舟10艘、救生设备500余套,在1小时内完成了养殖区1200名群众的疏散转移,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我们还建立了部门联动会商机制,每月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气象、海洋、应急等部门召开形势分析会,202x年以来累计开展会商24次,成功预判并防御了4次较大海洋灾害过程。

  

  (三)基层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聚焦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我们持续加强沿海镇、村应急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全县5个沿海镇均已建成标准化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应急管理人员3—5名;60个沿海行政村全部设立应急服务站,配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累计培训基层应急人员1500人次。在镇村,我们试点建设了“智慧渔港”管理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渔船定位、预警广播等功能,实现了渔港安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该经验已在全县3个重点渔港推广应用。同时,我们加大了沿海基础设施投入,累计加固海堤20公里,新建防潮闸3座,沿海重点区域防洪防潮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202x年汛期成功抵御了50年一遇的风暴潮袭击,保障了沿海群众和企业的安全。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风险挑战

  

  (一)极端天气频发带来的防御压力持续增大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我县沿海极端天气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据气象部门统计,202x—202x年,我县沿海平均每年遭受台风影响2.4次,较前五年增加0.8次,其中超强台风占比达30%;风暴潮灾害年均发生1.8次,较前五年增加0.5次。202x年“台风”期间,沿海最大风力达14级,超过了部分海堤的设计防御标准,导致段海堤出现5处决口,虽经全力抢险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暴露出我们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防御能力仍有不足。预计未来几年,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进一步上升,给海洋灾害防御工作带来更大压力,我们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二)产业集聚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风险隐患日益突出

  

  随着全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目前,全县沿海区域已形成X工业园区、X渔港经济区等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各类企业120家,其中危化品企业8家;沿海常住人口较202x年增加1.2万人,达10.5万人。产业和人口的密集分布,使得海洋灾害的潜在风险不断放大。例如,X工业园区内有3家化工企业距离海岸线不足1公里,一旦发生风暴潮灾害,可能引发次生灾害;X渔港年停泊渔船达800艘,渔船集中停泊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部分沿海老旧小区、养殖工棚仍存在抗灾能力弱的问题,据排查,全县共有沿海老旧房屋20xx余间,其中40%不符合现行防灾标准,这些都增加了灾害发生时的人员转移和救援难度。

  

  (三)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

  

  尽管我们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高标准、严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在监测预警方面,现有监测站点主要集中在重点港区和城镇附近,偏远海域和养殖区的监测覆盖率仅为60%,存在监测盲区;在物资保障方面,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存在“重数量、轻结构”的问题,大型救援设备如排水泵、应急发电车等配备不足,且储备库分布不均,北部沿海镇的物资储备量仅为南部的50%;在队伍建设方面,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全县仅有1支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