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认识产教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的战略意义
(一)产教融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产教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三)产教融合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路径
二、全面分析我区产教融合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扎实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重点任务
(一)构建深度融合的政校企协同机制
(二)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载体
(三)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保障体系
二是建立产教融合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产教融合发展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组织实施与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促检查
……
在全区产教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产教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区产教融合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及分管负责同志,各街道(镇)主要负责人,区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XX职教园区各院校主要负责人,以及区内重点企业代表。刚才,区教育局和XX职教园区管理办公室作了汇报发言,全面梳理了我区产教融合工作进展,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讲得很到位、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产教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的战略意义
(一)产教融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从国家层面看,《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例,上海嘉定区通过推动同济大学与嘉定汽车产业园区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校研发—企业
……略……
赢。
二、全面分析我区产教融合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1.政校企协同机制初步形成
我区将产教融合纳入区域发展战略核心,202x年成立XX职教园区管理办公室,引进常州科教城发展模式,构建了“统筹、园区协调、校企联动”的工作机制。目前,园区集聚9所院校(1所公办高职、2所民办高职、4所市属公办中职、2所培训类学校),设立9大类100余个专业,紧密对接XX市“6+3+X”现代产业体系。与京东、天合光能等50余家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训基地32个,产业学院8个,形成了“政校企”三方参与的育人共同体。
2.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我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大幅提高。以京东校园运营中心为例,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电商项目运营,毕业即可胜任供应链管理、智能仓储等岗位,企业满意度达95%。XX泽达职业技术学院与优必选科技共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教基地,将企业前沿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数量同比增长30%。近三年,园区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年均增长8%,202x年达65%,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3.服务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产教融合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还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XX市现代服务业产教联合体整合江苏骆马湖旅游集团、风云动画等企业资源,开展旅游文创产品研发,202x年成功孵化12个文旅项目,带动旅游收入增长15%。园区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37项,其中68项实现产业化应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2亿元。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校企合作研发的新技术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能耗降低18%。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教融合深度不足
部分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据调研,我区规模以上企业中,仅31%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实质性合作,且多数停留在实实训等浅层次,参与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企业不足15%。如X食品有限公司虽与本地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但仅提供实岗位,未参与专业建设,导致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
2.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尚未完全匹配,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不够紧密。如我区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已达300亿元,但园区电商专业在校生仅20xx人,人才供给与产业规模不匹配。同时,实训基地存在重复建设现象,9所院校共建有6个电商实训中心,但设备利用率不足50%,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3.政策保障体系不全
虽然我区出台了支持产教融合的指导性文件,但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尚未完全落地。如国家明确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我区仅有3家企业申报认定,政策惠及面较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不到位,双师型教师占比仅为42%,低于全省55%的平均水平,师资队伍与产教融合需求不相适应。
三、扎实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重点任务
(一)构建深度融合的政校企协同机制
1.强化统筹规划
一是成立区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建立“季度调度、年度考核”工作机制,将产教融合纳入各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权重不低于10%。二是编制《X区产教融合五年发展规划(2025-2029)》,统筹教育设施与产业园区布局,明确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产教融合目标任务。三是设立产教融合专项资金,2025年财政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学院建设、实训基地升级、校企合作项目奖励等。
2.深化校企双元育人
一是推行“六个共同”育人模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重点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10个示范性产业学院。如支持XX泽达职业技术学院与天合光能共建光伏产业学院,整合光伏材料、智能制造等专业资源,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链条。二是推广“订单式”培养,鼓励企业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2025年实现重点企业订单班全覆盖。如X电商产业园与XX开放大学共建“京东订单班”,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定制课程,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核心岗位。三是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每年选派50名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聘请100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
3.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
一是成立X区产教融合行业协会,吸纳重点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会员单位,搭建信息共享、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