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道路救助基金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保障民生大局看,道路救助基金是筑牢社会安全网的必然要求

  (二)从法治社会建设看,道路救助基金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支撑

  (三)从社会治理创新看,道路救助基金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道路救助基金工作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1、救助体系逐步完善

  2、救助效率显著提升

  3、资金管理规范有序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救助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突出

  2、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3、基金追偿难度较大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道路救助基金工作质效

  (一)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救助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二是创新资金筹集方式

  三是优化资金使用结构

  (二)完善协同机制,提高救助服务效率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二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

  三是加强基层救助网络建设

  (三)强化基金管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规范基金使用流程

  二是加强基金追偿管理

  三是开展绩效评价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道路救助基金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统筹推进格局

  (二)强化要素保障,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人员配备

  二是加大考核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道路救助基金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动道路救助基金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交通事故受害群众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公安局、卫健委、民政局等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以及部分医疗机构和救助对象代表。刚才,X县财政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到位,既有工作成效,也有创新思路,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道路救助基金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保障民生大局看,道路救助基金是筑牢社会安全网的必然要求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道路交通事故救助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当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2x年已达万辆,较202x年增长%,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随之增加。新修订的《湖北省道路交通

  ……略…… 

  供了有益探索。202x年,我市通过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救助数据与公安交通管理、医疗机构信息的实时互通,救助信息准确率达X%,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体现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道路救助基金工作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1.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市财政部门牵头构建了“财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救助工作体系,成立了道路救助基金管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名,建立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救助网络。截至202x年月,全市个县(区)均设立了救助基金专户,累计筹集基金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亿元、社会捐赠万元。区创新建立“救助基金+商业保险”联动机制,引入家保险公司参与救助,扩大了救助资金来源,该做法被X省财政厅列为“社会救助创新案例”。

  

  2.救助效率显著提升。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我市救助基金垫付速度明显加快。202x年元至9月,平均垫付时间为个工作日,较202x年缩短个工作日,其中县实现了“24小时内紧急垫付”。在县镇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救助基金管理中心接到申请后,小时内垫付抢救费用万元,为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该案例被日报专题报道。,我市还开发了“救助基金网上申请”平台,202x年线上申请占比达X%,申请材料从项精简至项,极大方便了群众。

  

  3.资金管理规范有序。建立了严格的基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202x年,我市基金垫付资金回收率达X%,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其中县通过建立“事前审核、事中跟踪、事后追偿”机制,回收率达X%,位居全市第一。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每年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202x年审计结果显示,我市基金使用合规率达X%,未发现违规使用情况。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救助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突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交通事故救助需求逐年上升,但基金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全部救助需求。202x年,我市接到救助申请件,因资金不足未能救助的有件,占申请总量的X%。县某交通事故受害者因救助基金额度不足,仅获得申请金额的%,影响了治疗效果。,基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占比仅为X%,难以形成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2.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完善。救助基金工作涉及财政、公安、卫健、民政等多个部门,但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协同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公安部门的事故认定信息、卫健部门的治疗信息未能实时共享,导致救助审核时间延长,区曾出现因信息不通畅导致救助审批延迟个工作日的情况。,部分乡镇(街道)缺乏专门的救助工作机构,导致救助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仅为X%,低于全省X%的平均水平。

  

  3.基金追偿难度较大。尽管我市基金回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仍有X%的垫付资金未能及时追回,主要原因是部分事故责任方无力偿还或故意拖欠。县一起交通事故中,责任方因经济困难,拖欠救助基金万元达X年之久,虽经多次催告仍未偿还,反映出基金追偿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和强制措施。,跨省、跨区域事故的追偿难度更大,追偿成本高、效率低,制约了基金的循环使用。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道路救助基金工作质效

  

  (一)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救助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5年市级财政计划新增道路救助基金万元,县级财政按不低于市级%的比例配套,确保基金总规模达亿元。建立基金增长机制,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率、救助需求等因素,每年按%的比例递增财政投入,其中县已明确2025年财政拨款增长%,该做法可在全市推广。

  

  二是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借鉴区“救助基金+商业保险”模式,2025年计划与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交通事故救助补充保险”,由保险公司按保费收入的X%捐赠给救助基金,预计年新增资金万元。同时,设立“道路救助公益基金”,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募捐,2025年目标募集社会资金万元,用于补充救助基金。

  

  三是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制定《救助基金分类救助标准》,2025年将重伤人员抢救费用垫付比例提高至X%,死亡人员丧葬费用提高至万元/人。建立“急难救助”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紧急救助申请,实行“先行垫付、后补手续”,2025年计划惠及人次,确保不因费用问题耽误救治。

  

  (二)完善协同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