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投集团经理在全县2025年二季度安全生产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上的工作汇报

2025-08-19

  目录/提纲:……

县交投集团经理在全县2025年二季度安全生产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上的工作汇报

  一、认清形势强担当,以更高站位筑牢安全防线

  (一)精准研判风险,绷紧思想之弦

  三是在建项目施工场地排水系统不完善可能诱发内涝

  (二)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

  (三)深化宣传教育,厚植安全文化

  二、聚焦重点抓攻坚,以更实举措守牢防汛底线

  (一)全链条排查,消除隐患存量

  (二)全要素准备,夯实应急基础

  (三)全时段监测,强化预警响应

  三、系统治理提质效,以更严标准强化地灾防治

  (一)“地毯式”排查,锁定风险区域

  (二)“精准化”治理,消除灾害隐患

  (三)“网格化”管理,健全防控体系

  四、压实责任聚合力,以更强担当确保任务落地

  (一)拧紧责任链条,杜绝“上热中温下冷”

  (二)强化督导问效,力戒形式主义

  (三)注重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五、存在问题与下阶段打算

  三是地质灾害监测手段还比较传统,科技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

  县交投集团经理在全县2025年二季度安全生产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上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县交投集团2025年二季度安全生产、防汛备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下阶段重点任务作如下汇报。

  一、认清形势强担当,以更高站位筑牢安全防线

  二季度以来,随着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我县进入“三叠加”关键期——交通运输量攀升与设施运行压力叠加、极端天气频发与地质灾害风险叠加、项目建设加速与安全管理难度叠加。集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终把安全作为“生命线”“责任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牢各项工作。

  (一)精准研判风险,绷紧思想之弦

  结合历年二季度事故特点,集团安委会牵头组织交通工程、养护、运输等7个业务部门召开风险分析会3次,梳理出“三大风险点”:一是农村公路临水临崖路段因雨水冲刷易引发边坡垮塌;二是国省干线桥梁隧道因重载车辆增多导致结构荷载压力增大;三是在建项目施工场地排水系统不完善可能诱发内涝。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制定《二季度安全风险清单》,明确12项具体_措施,通过工作群

  ……略…… 

  由经验丰富的老养护工组成“徒步巡查组”,重点检查边沟、涵洞、挡墙等排水设施;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对山区公路、临河路段进行航拍,精准识别隐蔽风险点。截至目前,累计排查隐患67处,其中:边沟堵塞21处、涵洞破损8处、路基沉降隐患7处、行道树倒伏风险31处。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一患一档”,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验收标准,目前已整改完成59处,剩余8处(均为需工程量较大的路基加固工程)已列入6月重点攻坚计划,预计6月20日前全部销号。

  (二)全要素准备,夯实应急基础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要求,全面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应急力量建设。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在G347国道K302应急物资仓库、S209省道K156物资点储备编织袋1.2万条、救生衣300件、抽水泵80台、应急照明设备50套、防滑链200副,并与县内3家建材企业签订“紧急调运协议”,确保砂石、水泥等物资2小时内可达现场;另一方面,组建“专业+群众”应急队伍,其中集团机关及子公司组建200人专业抢险队,联合沿线乡镇民兵、养路工组建300人群众支援队,分3个片区开展实战演练。5月28日,我们在G108国道K450段模拟“暴雨引发泥石流阻断交通”场景,从预警发布、人员集结、道路抢通到交通疏导,全程用时47分钟,较去年同期缩短15分钟,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三)全时段监测,强化预警响应

  与县气象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共享雨情、水情、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过“智慧交投”平台实时推送预警信息。针对强降雨天气,严格执行“三级响应”制度:蓝色预警时,加强重点路段巡查;黄色预警时,启动24小时值班,提前转移施工营地、道班房等危险区域人员;橙色及以上预警时,果断采取封路、限行措施。二季度以来,累计接收气象预警信息32次,启动应急响应11次,成功转移受困施工人员26名、过往司乘30余人,未发生因灾伤亡事件。

  三、系统治理提质效,以更严标准强化地灾防治

  地质灾害是我县山区公路的“心腹之患”。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聚焦“查、治、防”三个关键环节,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一)“地毯式”排查,锁定风险区域

  针对二季度多雨水、易滑坡的特点,我们将排查范围从传统的公路主线向“两侧100米范围”延伸,重点关注山区公路切坡路段、农村公路高填方路段、在建项目弃土场等区域。组织地质专家、技术人员组成8个排查组,采用“徒步丈量+仪器测量”方式,累计排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其中:滑坡隐患12处、崩塌隐患7处、泥石流隐患4处,均建立了详细的“位置、规模、威胁对象、处置建议”台账。特别是在X087县道K28+300段,排查发现一处潜在滑坡体,体积约800立方米,威胁下方3户村民住房及200米公路通行安全,我们已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并列入6月重点治理项目。

  (二)“精准化”治理,消除灾害隐患

  坚持“分类施策、先急后缓”原则,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制定“一患一策”治理方案。对规模较小、威胁较轻的隐患点(如小型崩塌),采取“清淤加固+排水引流”措施,目前已完成7处;对规模较大、威胁严重的隐患点(如中型滑坡),实行“工程治理+临时防护”,其中X087县道K28+300段滑坡治理工程已进场施工,预计7月10日前完工;对暂时无法彻底治理的隐患点,通过“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群众转移”综合防控,确保安全度汛。同时,我们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在公路边坡种植爬藤植物、草本灌木1.2万平方米,有效减少雨水冲刷,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概率。

  (三)“网格化”管理,健全防控体系

  建立“集团-子公司-乡镇-村社”四级群测群防网络,明确23名专职监测员、56名兼职监测员,发放监测工具包(含裂缝报警器、手持GPS、记录手册)82套,并邀请地质专家开展专题培训2场,提升监测员的“识灾、报灾、防灾”能力。同时,与沿线21个村社签订《地灾防治责任书》,将监测预警、人员转移纳入村规民约,确保“隐患有人查、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