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8-28 15:04:59

同志们:

在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在这里联合召开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主要是为了加强民政与卫健的合作,优化提升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水平,规范购买服务,全面部署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我区现有人口xxx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xxx万,占总人口的xxx%;80岁以上老人xxx人,并成逐年上升趋势。截至目前,全区有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养老机构共xxx家,机构养老床位数xxx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xxx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共xxx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xxx张。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趋旺盛。报告也指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构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要意义

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养老服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命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全社会的长久和谐稳定。

人口老龄化也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挑战。家庭养老是我国在农业社会时期主要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也符合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尊老孝道文化。然而,随着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核心化,直接导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的提高,再加上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给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结合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特性,亟需在社区寻求一个能够适应老年人自理并提升其尊严的固定场所,便于他们获得上门护理、日间照料、娱乐休闲以及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场所,他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性、依附性很强。很多老年人主观上不愿离开自已所熟悉的社区,还有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又是孤寂、自闭所引发。居家养老正是以为主导、以社区为载体、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市场调节规范有力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坚持“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老年人受益”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思路,建立全方位、全天候、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机制,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和社会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为支撑,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如医疗、家政、餐饮、维修、文娱等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远程看护、电子商务、健康管理等便民为老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与便民服务生活圈。

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健康xxx的战略选择,更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xxx区获选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区,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又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区民政、卫健等部门密切合作,统筹设置医疗设施与养老设施,推动老年人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的有机衔接。

二、优化提升全区养老服务供给水平

近年来,我区紧紧依托省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大环境,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区民生事业组团重点推进。采取调整功能布局、硬件提档升级、拓展服务项目等方式,建成xxx家街道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建成xxx家日间照料中心,全区xxx个村(社区)有xxx个村(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一要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养老机构扶持力度。注重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养老服务产业质态提升。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对建设护理型床位的养老机构,给予新建每张床位xxx元,改扩建每张床位xxx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对运营的养老机构每月分别给予全护理xxx元、半护理xxx元、自理xxx元的日常运营补贴,充分激活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建成后要及时拨付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合理安排使用省市拨付的养老服务建设资金,从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中列支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购买费用,确保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购买率达xxx%,切实降低养老机构运营风险。抓住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契机,区民政局要按照新型标准化养老机构建设标准,科学安排有限的建设资金,加快现有养老机构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全区各养老机构硬件水平。区老年公寓要择机试点开展公办民营运行模式,依托我区优秀的山、海、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业,与陆桥沿线省市合作,探索开展“候鸟式”养老模式。区民政局、区卫健委要跟踪省康复医院建设进程,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有关养老、医疗审批方面的问题,争取尽早建成、尽早使用,填补我区康复医院空白。

二要提升标准,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我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应该说是走在全市的前列,除了几个整村搬迁的行政村以外,基本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但存在建设标准不一,服务项目不多等问题,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部分街道、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社区对引入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或企业有抵触情绪,怕别人争地盘,抢“饭碗”,造成建起来的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不能发挥作用,有的还经常关门。除购买一部分服务人员外,社区没有配备专职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也影响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各个街道分管领导会后,要督促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加强与3家购买服务中标公司的沟通联系,因地制宜的为辖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刚才民政局张局长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做了具体安排,我不再赘述,请各街道民政助理会后,督促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对标找差,进一步提升软硬件水平。

......

预览结束
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百味书屋网站地图原创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