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把握“两个大局”下纪律建设的逻辑,以高度自觉认清警示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二、精准聚焦“病灶痛点”下的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剖析纪律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是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导致“定力”滑坡
二是权力运行“风险点”失控,滋生“微权腐败”乱象
三是责任落实“中梗阻”突出,助长“躺平甩锅”歪风
四是监督约束“防火墙”失效,暴露出“八小时外”监管盲区
三、系统构建“全周期管理”下的长效机制,以硬核举措推动纪律建设走深走实
……
县委组织部长在全县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筑牢思想防线、守牢纪律底线”为主题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为我县“十四五”规划收官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关键举措。作为组织部长,我始终认为,纪律是的生命线,是员干部的“护身符”;警示教育是“清醒剂”,更是“预防针”。下面,结合近期走访调研掌握的情况、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以及组织部门职能职责,我从“为什么要抓、当前抓什么、今后怎么抓”三个维度,与大家作一次深入交流。
一、深刻把握“两个大局”下纪律建设的逻辑,以高度自觉认清警示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从百年史看,纪律建设始终是我们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重要法宝。革命战争年代,“三大纪律注意”凝聚起“唤起工农千百
……略……
6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部门结合干部考察、巡察反馈、举报等情况开展了专题分析。这些案例和问题,既有“关键少数”的失守,也有“末梢神经”的病变,集中反映出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深刻警醒。
一是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导致“定力”滑坡。部分干部把理论学当任务、当摆设,参加内组织生活走过场,对的纪律规矩一知半解。比如,某镇原李某,长期不参加理论学中心组学,对_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置若罔闻,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搞“一言堂”,最终因违规插手工程项目、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财物被立案审查。这警示我们,理论上的“贫血”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缺钙”,上的“模糊”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越界”。
二是权力运行“风险点”失控,滋生“微权腐败”乱象。一些基层干部把“小权力”当“摇钱树”,在惠民资金发放、征地拆迁补偿、集体资产处置等领域“雁过拔毛”。比如,某村原支部王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虚增青苗补偿面积、伪造村民签字等方式,套取征地补偿款47万元;某社区原主任张某,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与施工方串通抬高材料价格,从中收受“好处费”12万元。这些“微腐败”看似“小打小闹”,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信任感。
三是责任落实“中梗阻”突出,助长“躺平甩锅”歪风。有的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流于形式,对分管领域的苗头性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账”,对历史遗留问题推拖绕躲;有的单位“上热中温下冷”,政策执行“打折扣”“搞变通”。比如,某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赵某,对上级巡视反馈的“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敷衍整改,仅召开一次会议“安排部署”,未跟踪督办,导致问题持续两年未彻底解决;某镇分管乡村振兴的领导钱某,对上级督查指出的“产业项目资金闲置”问题,以“前任遗留”为由推诿,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问题本质上是责任意识缺失、担当精神弱化的表现。
四是监督约束“防火墙”失效,暴露出“八小时外”监管盲区。从查处案例看,30%的违纪行为发生在“八小时外”,涉及违规吃喝、参与赌博、收受礼品等问题。比如,某单位副职领导孙某,在周末与管理服务对象聚餐时,收受高档烟酒及购物卡,被群众匿名举报;某基层站所负责人周某,长期与社会人员混在一起,参与地下赌场“抽头渔利”,最终被开除籍、移送司法。这反映出部分干部“八小时内”装“正人君子”、“八小时外”当“脱缰野马”,也暴露出组织监督存在“真空地带”。
这些问题的背后,既有干部个人理想信念不牢、纪律意识淡薄的主观原因,也有组织管治不严、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全县上下必须以“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态度,坚决破除“看戏心态”“侥幸心理”,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三、系统构建“全周期管理”下的长效机制,以硬核举措推动纪律建设走深走实
组织部门作为管治的重要职能部门,将立足职责定位,协同纪检监察、宣传等部门,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铸魂工程”强化引领,让纪律 ……
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