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和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加快,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尤其是产业协会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目前,产业协会已达到19个,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达到37个,吸纳社员4万余人,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8%,涵盖了畜牧、水产、茶叶、蚕桑、中药材、养蜂、食用菌等11个产业,其服务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在组织结构上,多数是围绕我们当地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组织兴办的,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引领者。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例如,在20xx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贷款贴息、项目扶持等,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我县还注重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其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防范风险。据统计,自20xx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50余场次,培训人员超过5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运作模式
(一)农民自愿、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兴办型
我县一大批知识型、开拓型的农民经纪人和农村能人,他们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又有着服务农村、改变家乡面貌的迫切愿望。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帮助其他农民脱贫致富,通过联合协作,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了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这些经济能人和专业大户的牵头下,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XX县中药材种植技术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该协会是由我县科技特派员卫学初同志发起成立的,由最初的5万元资金起步,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在总资立达近千万元,协会成员达400多人,网络农户近5000人,建基地120xx多亩,年产值过千万元,带动周边5个乡镇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农民实现增收。
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发挥了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增强了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凝聚力,提高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模式,县政府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例如,在20xx年,县农委联合多个部门举办了“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和项目参赛,最终评选出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经济组织,并给予了重点扶持。
(二)涉农部门牵头兴办型
在农村经济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时期,尤其面临我国入世以后的新形势,农村各类涉农站、所要为“三农裂变”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否则就要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我县农村有的乡镇站、所顺应形势,加快了转轨、转制步伐,利用原有的组织机构、人才及门路优势,积极构建新型经济组织,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以XX镇为例,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改革过程中,将原有职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成立了“XX镇现代农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不仅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等传统职责,还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增值服务,实现了从单一技术服务向综合服务的转型。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中心已经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此外,我县还积极探索“政企共建”模式,即政府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例如,在20xx年,县供销合作社与某知名电商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旨在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价值超过5000万元,惠及农户近万户。
三、主要成效
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我县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在茶叶产业方面,通过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统一了种植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了茶园管理的精细化,茶叶品质大幅提升,价格也相应上涨,茶农收入显著增加。
其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自20xx年以来,全县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关联企业中。这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组织农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增强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合作经济组织还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例如,在一些村庄,合作经济组织自发组织村民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虽然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协调不够、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部分政策未能真正落实到位,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性。二是资金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大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属于初创阶段,自身积累较少,融资渠道有限,难以满足扩大再生产和提升技术水平的资金需求。三是人才匮乏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制约了其长远发展。
五、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县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例如,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人,激励更多人投身其中;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降低利率水平。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专项补助,缓解资金压力。此外,还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通过股份合作、PPP等模式,吸引外部资本投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改善人才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提供住房补贴、职称评定倾斜等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农村;还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急需人才,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总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开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