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公路是直接服务于广大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运输线”和“致富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沟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和通道。随着国家、省市对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但农村公路“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需重视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较为模糊,存在乡镇政府、县级交通管理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引发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及职责重叠问题。乡镇虽然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有分管领导负责,但乡镇工作任务繁重,大多顾此失彼。一些乡镇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凡是有关路的问题就是交通运输部门的事情,没有真正把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正常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一些农村公路在建成以后,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路面破损严重。例如,某县部分乡村公路由于缺乏定期维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坑洼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行车安全,也增加了车辆维修成本,给农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困境。
(二)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较为狭窄,在资金筹集上更多地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及公共财政资金划拨,虽然县级已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往往较为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自筹渠道主要依靠农民、社会企业的分散资金投......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