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xx公里,其中县道300公里、乡道500公里、村道及农村联网公路约1200公里,全县100%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农村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农村公路使用年限已到期,加上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遇雨季水毁缺口严重,每年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养护资金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公路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养护体制,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养护需要,导致日常养护不能及时到位,形成养护恶性循环。
一、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护资金短缺。目前,省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为20xx元/公里,县级财政的补助为县道3000元/公里、乡道20xx元/公里、村道1000元/公里。据县道管养部门反映,每年上级下拨的县道养护经费尚不能满足日常养护成本支出,而我县县道仅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15%,其他乡、村级道路占了85%,由于乡、村道路养护补助资金更低,更是远远达不到日常养护所需。造成每年的养护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养护人员基本工资等成本支出,公路养护质量不尽人意。同时,公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公路“病害”会不断增加。而公路养护部门每年安排的大中修资金较为短缺,如不及时修复,“病害”将愈发严重,最终影响到行车舒适、出现道路行车安全隐患,甚至造成路基瘫痪。以20xx年农村公路大中修为例,省级补助资金为300万元,要求修复的公路里程为100公里,每公里补助金额仅为3万......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