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2024-12-25 华博范文网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社会救助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制度。xx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较多,建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xx农村贫困面较大,城乡社会救助任务繁重。仅农村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就达到9.7万人,其中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4.43万人。近年来,xx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前,全县享受低保的人数已达到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其中城市低保0.95万人,月人均救助额106元;农村低保2.7万人,月人均救助额46元,所需资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为了确保低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xx县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低保对象认定机制,定期对低保对象进行复核,确保了“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同时,加强了低保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低保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还积极开展了低保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低保政策的内容和申请程序,增强了群众对低保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二)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20xx年出台了《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随后,逐步降低救助门槛,不断扩大救助对象和救助病种,去年取消了救助病种的限制。近4年来,累计救助大病患者1691人、救助金额405.4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大病医疗救助的效果,xx县不断优化救助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救助时间,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过度医疗和不合理收费现象,保障了特困群众的合法权益。此外,积极探索与商业保险的合作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扩大救助资金来源,提高救助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特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消危工程”成效显著。从20xx年开展农村特困户“消危工程”以来,共投入资金1065.3万元,帮助2713户农村特困户改造危房;同时投入资金1161.3万元,完成2047户因灾倒损房屋的恢复重建。为了确保“消危工程”的顺利实施,xx县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此外,还注重后续管理,建立了长效维护机制,确保改造后的房屋能够长期安全使用。通过“消危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特困户的居住条件,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

  (四)临时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近年来,xx县高度重视临时救助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20xx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临时救助的对象、条件、程序和标准,使临时救助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建立了临时救助快速响应机制,开通了24小时救助热线,确保困难群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此外,还积极探索临时救助与其他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救助网络。例如,将临时救助与就业援助、教育资助等相结合,帮助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摆脱困境。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发挥了临时救助的救急解难作用,增强了社会救助的整体效能。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为此,xx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此外,还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救助需求。社会救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近年来,xx县不断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社会救助工作;二是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安排社会救助资金;三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慈善捐赠、公益项目等方式筹集社会救助资金。20xx年至20xx年,全县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达1.2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还建立了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用到实处,真正惠及困难群众。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社会救助工作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来承担具体任务。为此,xx县不断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优化队伍结构,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力量,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级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社会救助工作者,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措施,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社会救助队伍,为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四)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救助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救助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此,xx县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救助”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一是建立了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二是推行网上受理、审核、审批等服务,方便困难群众办事;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科学制定救助方案。此外,还积极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维护良好的社会救助秩序。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尽管xx县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救助对象识别不够精准。由于部分困难群众家庭情况复杂,难以准确掌握其收入状况和实际困难程度,导致个别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享受到了救助待遇,而真正需要救助的家庭却未能及时获得帮助。针对这一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认定机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加强对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定期复核其家庭经济状况,确保救助对象的准确性。

  (二)救助标准偏低。当前,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救助项目的救助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下,救助标准的滞后性更加明显。因此,建议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救助标准,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此外,还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增加救助资金总量,提高救助水平。

  (三)救助资源分散。目前,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救助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为此,建议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实现救助资源的统筹配置。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救助效率。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拓宽救助服务渠道。

  (四)救助对象心理关怀不足。社会救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对救助对象的心理关怀,影响了救助效果。因此,建议在提供物质救助的同时,注重对救助对象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生活勇气。可以依托社区、学校、医院等机构,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为救助对象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救助对象的心理关怀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