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XX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届全会和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五个为”要求,着眼“八个一”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着力解决束缚创新创业、烦扰群众办事生活、阻碍新动能成长的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打造京津冀“放管服”改革环境高地,争做全省“放管服”改革排头兵。
二、主要任务
202x年,全市“放管服”改革要着力抓好9个方面51项重点任务。
(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
在“五十证合一”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各部门间的认可和应用。对工商登记前后涉及的非行政审批事项中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的各种涉企证照事项进行清理规范,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牵头单位: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
持续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不仅能够简化企业的注册流程,还能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推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将更加顺畅,避免了企业在不同部门间反复提交材料的现象。此外,对于新设立的企业来说,这种改革大大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使得企业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例如,某市推行“多证合一”后,企业平均开办时间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市场的活跃度。
2. 严格执行国家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XX省人民政府后置审批事项目录。明确后置审批手续办理时限,解决好后置审批时间过长,影响生产经营问题。(牵头单位: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后置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审批时间过长,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开展业务,甚至错失市场机遇。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规定,明确各类后置审批事项的具体办理时限,并确保各部门严格遵守。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超时未办结的审批事项进行跟踪问责,确保审批流程的透明性和高效性。此外,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如网上审批平台,实现审批进度的实时查询和反馈,让企业能够随时了解审批进展,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等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批效率,还能增强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3. 放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限制,简化企业名称登记程序,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支持企业名称使用新兴行业词汇,鼓励企业名称个性化、品牌化发展。(牵头单位: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
企业名称作为企业的身份标识,对其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放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限制,简化登记程序,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还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特别是对于新兴行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允许使用更具特色的词汇,有助于它们更好地展示自身特点,树立独特的企业形象。此外,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实行自主申报制度,可以大大缩短企业注册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了确保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名称的审查和监管,防止出现恶意抢注、侵权等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名称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了解相关规定,合理合法地选择名称。
(二)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4. 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网上办理,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管理局)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现代政府治理的新模式,它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还能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通过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确保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都能在网上办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引导企业和群众熟悉并使用这一平台。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企业和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此外,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智能化审批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5.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提升服务质量。(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让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只需跑一次或不跑路。为此,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现有事项,列出“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定期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还能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6. 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基层政务服务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确保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具体来说,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或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自助终端、移动APP等,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办理业务。此外,还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各项服务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够提升基层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7. 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改委)
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管的任务也日益繁重。为此,必须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对守信者给予激励,对失信者进行惩戒,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维护市场秩序,还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8. 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确保监管公平公正。(牵头单位: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种新型监管方式,旨在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并将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实现监管的公平公正。为此,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监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监管效能,还能增强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
9. 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教育是国之大计、民之根本。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必须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来说,要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同时,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等手段,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0. 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为此,必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具体来说,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患者负担。此外,还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还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为了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具体来说,要逐步提高养老金标准,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对工伤职工的权益保护,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还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五)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12. 推进依法治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为了推进依法治市,必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具体来说,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观念;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13. 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牵头单位:市信访局、市公安局)
信访维稳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具体来说,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同时,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群体和敏感问题的排查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和问题升级。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政府形象
14. 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
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必须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体来说,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还能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5.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具体来说,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四风”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廉洁自律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还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结语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把“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