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本工作要点。
一、主要目标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2.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有效高企累计数力争超过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00家。3.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确保达到23%,力争达到25%。4. 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0家以上。5.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以上;技术合同登记额占GDP比重0.45%以上。
二、重点举措
202x年,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市委蔡书记调研科技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统领,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方向、园区为阵地、服务为保障,深入实施“九大行动”,强化创新意识,聚焦工作短板,既狠抓当前又立足长远,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发展推进机制,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一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牢固确立以企业为主、持续培育的强烈意识,对入库培育企业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变“要我报”为“我要报”,指导、督促企业分类制定详细培育计划,扎扎实实、持之以恒抓好培育工作。二是着力提高申报质量。强化高企申报培训,真正使企业的技术、人事、财务负责人以及相关服务机构人员对高企标准条件人人皆知;建好用好高企培育服务平台,切实为培育申报工作提供良好服务;认真开展申报前预评审,切实提高申报材料的质量和通过率。三是优化政策支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首次认定和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四是加强跟踪服务。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定期回访,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
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一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在XX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加快推进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从创意到产业化全链条的孵化服务体系。三是提升现有平台能级。加强对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的管理和考核,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四是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实验设施等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成果落户XX,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3. 关键技术攻关行动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是明确攻关方向。结合XX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凝练出一批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技术瓶颈。二是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协同创新合力。三是优化项目管理。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方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项目立项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企业和科研人员大胆创新;加强科技伦理审查,确保科研活动合法合规。五是加速成果转化。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促进实验室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4. 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引进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面向全球招揽顶尖科学家、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兼职、顾问等方式灵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二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企业开展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员工素质。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四是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倾向,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树立正确导向。
5. 科技金融融合行动
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立科技支行、科技担保公司等专营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业务创新。二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缓解初创期企业资金压力。三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信用档案,规范信息披露,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探索建立科技保险制度,分散科技型企业经营风险。四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供需双方信息对称;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精准匹配。五是强化政策协同效应。统筹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6. 科技惠民利民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推进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疾病诊断治疗水平;推广应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三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研发应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绿色低碳技术,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保障生态安全。四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公共安全技术研发,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五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科普基地和场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7. 科技体制改革行动
坚定不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一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打破部门分割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范围。二是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科技评价指标,突出质量、贡献、影响等核心要素;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淡化数量考核,注重标志性成果。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赋予完成人更大收益分配权;健全技术交易市场,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四是健全科技监督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完善科技项目验收制度,确保科研成果真实可靠。五是营造宽松包容氛围。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保护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技创新故事,凝聚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磅礴力量。
8. 区域协同创新行动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一是共建创新共同体。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上海、南京等地共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其他城市群的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二是促进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内科技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技术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三是深化产业协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共同承接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四是推动政策协同。协调区域内各地科技政策,消除政策差异带来的障碍;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五是加强人文交流。举办各类学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鼓励科技人员互访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
9. 科技宣传与舆论引导行动
做好科技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舆论氛围。一是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展示XX科技创新成就。二是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双创周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览、路演等活动,提升公众关注度和参与度。三是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建立健全科技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澄清误解,引导舆论走向;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维护良好网络环境。四是开展对外宣传推介。邀请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来XX采访报道,扩大对外影响力;借助国际会议、展览等场合,展示XX科技创新形象。五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XX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202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之年,也是XX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一年。市科技局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某市201x年财政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