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XXX会议精神,认真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红线,全面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02x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X万亩,产量为X万吨,均比上年增长X%。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播种面积X亩(含大豆X万亩)、产量X万吨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在粮食生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例如,在水稻种植方面,我们引进了多个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并配套应用了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使得水稻产量显著提升。其次,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确保了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最后,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避免了因市场波动导致的种植风险,保障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逐步推进
202x年以来,全市推动退果、退林、退塘、退草、退花等还耕X万亩。扎实开展撂荒地复耕复垦,排查撂荒地X亩,统筹利用撂荒地复耕复垦X亩,其中复垦种粮X亩。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市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同时,建立了定期巡查机制,加强对已整治地块的后续管理,防止再次出现“非粮化”现象。此外,还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将撂荒地重新用于粮食生产,如提供免费的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种粮热情。
(三)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利用
自202x年实施耕地进出平衡政策以来,全市耕地流出X亩,流入X亩。其中202x年度全市耕地流出X亩,流入X亩;202x年度耕地流出X亩,流入X亩,连续2年实现平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了对耕地用途的监管,确保每一块耕地都能得到合理利用。一方面,通过严格审批程序,控制耕地转用规模,防止耕地被非法占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增加耕地面积。此外,还加强了对新增耕地的质量监测,确保其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真正实现“占补平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两级均有出台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部分县区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海洋与渔业、林业、财政等部门及各乡镇工作职责,共同推进耕地保护利用、撂荒地复耕种粮等措施落实。开展市对县政府落实耕地目标责任考核,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明确内容、要求和责任区分,进一步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也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例如,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对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制定激励性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如对流转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采用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的农户给予表彰,树立典型示范效应。三是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和个人给予适当补偿,提高其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科技支撑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例如,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深化改革创新
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我市积极探索创新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体制机制。一是推行“田长制”,明确各级田长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络。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如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探索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不仅提升了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尽管我市在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部分农民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一些新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影响粮食稳产高产。
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三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升级老旧设施,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四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五是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维护良好的耕地保护秩序。
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为实现农业强市、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