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突出抓好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是构筑区域交通体系。把村街交通道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相协调,形成布局合理、完善的全区域“内连外接”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打通一批贯通北部区域的东西通道,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完成某某路等道路建设,根据合村并居和旧村改造规划建设一批市政道路。进一步加快城市“微循环”系统建设,结合合村并点、旧村改造,配套完善支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二是加强排水系统建设。科学规划城市排水系统,高标准建设城乡排水设施。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提高城市应急处置能力。统筹道路系统与排水设施、小区与城市排水管网、河道治理与管网建设,加快完善排水管网,打通断头管道,改造雨水旧沟和雨污水合流管道,新建及改造雨水管XX公里,整体提升管网排涝能力。三是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抓好城乡垃圾统管统运监督,督导专业公司垃圾清理情况。抓好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计划新建污水厂2个,在某地建设污水处理二厂,主要收集来自北部区域富荣社区生活污水。在某街道范围内建设污水处理三厂,主要收集来自各单位及居住小区生产生活污水。四是开展城区夜景工程建设。道路路灯照明亮化率达到99%以上,城区新建高层建筑、主要街道、标志性建筑、公共场所要完善夜景工程建设,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提高夜景工程档次。五是加快完善能源供应体系。优化全区电网结构,增加电源布点,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六是加快供气设施建设。不断拓展供气范围。加快完善供暖体系,新建社区统一配套供暖设备,建成两城供热站。
二、推进规划体系建设坚持规划先导、集约发展的原则,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编制城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确保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二是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划管理制度,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平台,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是注重生态保护。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五是促进产城融合。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园区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形成产业支撑、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是促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吸引外资企业投资设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四是支持创新创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五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六是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四、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缩小城乡、校际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四是丰富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五是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六是促进就业创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七是关注特殊群体。关心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环境。一是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保护好蓝天、碧水、净土。二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四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五是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六是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营造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将本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抗震救灾英模事迹:“老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