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品德的形成总是落后于知识的掌握,甚至学习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未能使学生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教师的苦心仿佛已付诸东流,这种现象动摇着教师的信心,甚至使教师放弃应有的努力,因此研究品德形成的滞后性,对于加强德育是很有意义的。
一、品德形成滞后的原因
品德形成的过程性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要三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导致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在这个意义上说,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从三个系统考察,学生获得知识,即使是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融入学生的思想,或曰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在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正价关系和负价关系同时存在,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同样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对认知与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不是别的什么,信念就是坚信不疑的思想。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意和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了特定的品德。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品德的形成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使品德形成具有滞后性。这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内部原因,即根本原因。
2. 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化,这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影响,还受到网络、媒体等新兴传播渠道的影响。这些多元化的信息源往往传递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得学生在面对选择时容易产生困惑和矛盾。这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担,还可能导致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上的不确定性。例如,一些网络平台上的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可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不易被察觉。因此,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导致品德形成滞后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3. 社会环境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许多传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竞争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加剧了道德观念的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诱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的道德方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产生了攀比心理,忽视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而感到迷茫和无助,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道德信仰。因此,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不足。首先,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在知识学习上表现出色,但在道德行为上却存在缺陷。其次,一些家长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无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说谎、自私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形成。此外,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从而错过了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最佳时机。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品德形成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5. 学校教育的局限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课程设置上,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程往往被边缘化,难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其次,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品德教育中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再次,评价体系上,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综合评价,导致学生在追求高分的同时忽略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品德形成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加强品德教育的对策
构建多元化的德育体系
为了有效应对品德形成的滞后性,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德育体系。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德育课程的重视,将德育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系统的品德教育。其次,应创新德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力量。此外,学校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因此,需要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首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家长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孩子。再次,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家长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品德发展。
3. 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优化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不良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其次,社会各界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再次,社区应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道德情操。此外,媒体应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宣传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
教师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首先,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再次,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品德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悟。此外,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再次,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惑。此外,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三、结语
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面对品德形成的滞后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构建多元化的德育体系,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在“以案促改”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