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德育课程建设是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缺陷,比较中外德育课程的得与失,提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一、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二、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性德育课程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类课程的设计往往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或目标展开,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还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此外,活动性德育课程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例如,在一次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走访孤寡老人、帮助他们做家务、陪伴聊天等方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技巧,还深刻体会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是指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等非正式渠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这种德育形式虽然不如传统课程那样直观,但其影响力却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严格的校规校纪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某中学实行“诚信考试”制度,即考试时教师不在场监考,完全依靠学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诚信意识,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再如,一些学校推行的“文明班级”评选活动,通过设立具体的评价标准,如班级卫生、课堂纪律、同学关系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班风学风。这些措施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面的道德熏陶。
四、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则是指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方式。这种德育形式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的布置、校风校训的制定、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等方面。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正能量的校园,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许多学校都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在活动中融入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德育元素,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受到了深刻的道德洗礼。此外,一些学校还会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回校作报告,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有用之才。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心灵深处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作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者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后者则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历史课上,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良好家风的传承,能够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构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将显性和隐性、正式和非正式的德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网络,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创新德育理念和方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