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县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对“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维度进行谋划研究,主要是人才工作作为我们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只有通过以人强产、以人兴城,才能实现“产城人”的深度融合发展。应该说,近年来,县委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位置、牢牢抓在手里,人才的政策力度、引育力度、服务力度不断加码,实现了人才总量、质量的“双提升”,人才工作连续4年保持全市第一方阵。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突出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才结构短板的破解,包括行业结构、专业结构、技能结构等,与产业发展、民生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比如,特色产业链,不论是行业领军人才还是高水平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产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城市虹吸效应的挤压,各地都在上演“抢人大战”,“人往高处走”的趋势更加明显,沿海中心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不断突显,我们在抢人、留人这块存在天然弱势,目前,全县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已经从20xx年的xxx%下降至202x年的xxx%。希望大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充分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走向、城市竞争的新内涵,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要求,坚定不移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凝聚合力、破题攻坚,推动人口大县向人才强县转变,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刚才,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既有实践的经验总结、特色亮点,也有今后的目标方向、思路举措,讲的都很好,值得各级各部门学习借鉴。这里,我再简要谈四点意见:
一、既要做大基数,也要做高塔尖。目前,我们整个人才的盘子还是太小,特别是与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人才缺口还比较大。我们讲,引进一个高端人才,有时就能带来一个创新团队,进而培育壮大一个产业。从XX实际看,就是要围绕特色产业,深入分析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一产一策、一业一策,精准施策。比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一批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途径,提高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确保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同步。此外,还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引入外部智力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二、既要优化环境,也要强化保障。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我们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首先,要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审批流程,为各类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次,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股权激励、期权奖励等新型激励方式,让人才的贡献与收益相匹配,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再次,要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通过建设人才公寓、提供购房补贴等方式,解决人才住房问题,让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最后,要关注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文化生活,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愿意在XX扎根发展。
三、既要注重数量,也要重视质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做大人才基数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人才的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严格人才引进的标准和条件,确保引进的人才是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从学历、经验、能力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人才的素质,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确保人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全面。在人才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引进和培养关键领域的高端人才,又要兼顾全面,推动各领域人才协调发展。对于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其他领域的人才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更多的人才投身到这些领域的发展中来。此外,还要注重人才的合理流动,通过建立人才市场、举办人才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人才工作的良好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总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希望各级各部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共同谱写XX人才工作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