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及现实意义
[摘要]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202x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重要思想。“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要法宝,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精神传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高度历史自觉,彰显了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规律、掌握发展规律的历史主动。
[关键词] “两个务必”;“三个务必”;历史逻辑;现实意义
“两个务必”思想诞生于西柏坡。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分析了党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规划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大政方针政策。为了顺利完成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伟业,保障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这一思想不仅为当时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后来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02x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重要思想。他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