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一季度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工作部署,按照省、市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一、聚焦高质量发展,狠抓农业生产和经济运行深入实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预计第一季度能繁母猪数量15.3万头以上,规模猪场稳定在888家,全市肉蛋奶产量25万吨。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6.4万亩,在田面积41.1万亩,蔬莱总产量22.3万吨。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一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10.5万吨,增速4.4%。以高质量项目引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在建、新建、储备三类项目清单,建立市级统筹、区(市)跟进、镇街落实的重点项目管理机制,全力推动农业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截至目前,24个过亿元农业大项目和62个一产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投资XX亿元,带动全市1-2月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4%,分别高于第二、三产业44.9和49.6个百分点。202x年纳入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强县(黄岛区)建设总投资XX亿元的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其中,青岛紫斐NFC果汁(蓝莓)精深加工等4个项目基本竣工。指导黄岛区海青镇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聚焦畜禽养殖领域数字化升级,支持胶州市建设里岔黑猪育种养殖数字农业示范园项目。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如青岛市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这些平台在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二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搭建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推广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例如,在即墨区,通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四是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据统计,一季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农民近万人次,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
三、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我市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和支持农民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已流转土地面积达1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截至202x年底,全市已有1200个村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涉及人口近200万人。三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季度,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12%。四是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一季度,全市共引进农业投资项目120个,计划投资额达200亿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202x年,全市计划改造农村户厕10万户,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厕200座。目前,已完成户厕改造5万户,公厕建设100座。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一季度,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5万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取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农村污水直排问题。202x年,全市计划新建或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00处,目前已完成100处。四是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种植各类绿化苗木100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000公顷。五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一季度,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解决了50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电网改造100公里,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
五、加强乡村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市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规范村规民约,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实现了村民自治全覆盖。二是强化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治意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季度,全市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三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树立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0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1000户家庭被评为市级文明家庭。四是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和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季度,全市共破获农村刑事案件1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名,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我市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城乡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季度,全市新改建城乡道路300公里,解决了100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城乡电网改造200公里,实现了5G网络在主要乡镇的覆盖。二是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城市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形成城乡互补、工农互促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季度,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0家,新增乡村旅游点50个,新增农村电商网店1000家,带动农民就业创业近万人。三是加强城乡人才交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鼓励城市人才下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一季度,全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xx人次,吸引了100名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四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季度,全市新增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新增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万人,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
综上所述,202x年一季度,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高度重视整治逐利执法
- 下一篇:2024年乡村振兴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