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国防建设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空前增强。走军民融合之路,大力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军地资源双向利用、使用效应双向优化,实现一种资源投入、多种效益产出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实现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但要看到的是,较之工业时代,当下的军民融合正被愈来愈深地打上信息时代烙印,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变化、新特征。这是我们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时必须认清和把握的关键点。
由以物质能量为主导转移到以信息网络为主导。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是以人力密集型和数量规模型为特征的战争,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建设是物质能量也就是武器装备为主导的资源投入与产出,核心就是机械化。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标志着军民通用技术时代的到来。突起的信息化战争则呈现出前后方之间的界限模糊、军兵种之间的藩篱被打破、军用与民用技术设备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军人与平民之间的差别逐步缩小的特点,其实质是以科技密集型和质量效能型为特征的战争,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建设是以信息和网络资源为主导的投入与产出,其核心和实质就是信息化。这就使得军民融合的重心开始由物质能量向信息转移,具体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即依托民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解决军队高速数据、宽带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移动通信等问题,使之既满足军队需求,又使国家、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效益最大化。信息资源的融合。主要是在导航定位、气象水文、海洋环境、地理空间、标准时间和社会人文等公用信息,以及电磁频谱、军事物流、作战保障与应急动员等专用信息资源开发上,由国家统筹规划,军地分工协同,建立信息交换渠道,统一数据标准,满足军地信息共享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融合。主要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品设计等方面入手,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水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不仅是一种战略选择,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理论创新、制度设计、政策支持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首先,在理论创新方面,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论述,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再次,在政策支持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要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军事又懂经济、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防护能力,防范和打击网络攻击、窃密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军民合作的新模式,如建立军民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推动军民双方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和领域。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们应充分利用沿线国家和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军民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此,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对外合作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军民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军民融合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未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市政府办工作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