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分散经营成本的增加,如何解决农户“不愿种、不想种”的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防止土地撂荒,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基层政府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户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创造出很多鲜活的经验。特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办法。
一、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特点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目前,我市从事社会化服务主体243个,服务面积48.2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1%。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探索创新中蓬勃发展,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总结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市场是社会化服务的催生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农业装备水平提升和农业生产内部分工细化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劳动力数量减少,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成为可能;农业装备水平的提升,使较少的劳动力通过机械化作业能够管理更多的土地,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生产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也日益细化,这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例如,我市某农机合作社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不仅解决了本社成员的种植需求,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受到了广泛好评。
2. 政策支持是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如20xx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此外,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先进设备、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等,极大地激发了各类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也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 技术创新是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市一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例如,某农业科技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田监测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该公司还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技术创新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社会资本参与是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亮点。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关注并投入到这一领域。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仅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来了资金支持,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例如,某投资公司与我市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检测设备,提供包括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有效满足了农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此外,该中心还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农户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不仅拓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还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虽然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逐年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服务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较低,难以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例如,一些小型农机合作社由于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限,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农户对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的需求,导致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信心不足,影响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广和应用。
2.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的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购置先进设备、开展技术研发等方面,资金缺口较大。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支持力度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所有服务组织的资金需求。此外,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风险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贷款门槛较高,融资难度大,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资金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限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也影响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 人才匮乏,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为缺乏。一方面,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待遇较低,吸引力不强,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现有的从业人员多数为农民出身,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人才问题的突出,不仅影响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制约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长远发展。
三、推进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环境。一是继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先进设备、开展技术研发、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二是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规范服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户合法权益。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认识和接受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强化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鼓励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二是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 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资金压力。一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降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融资成本和风险。二是探索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信用评价体系,为符合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信用担保,增强其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如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合作共建等,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二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一批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投身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开创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