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层面已经为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长远建设目标。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x-2025年)》要求,乡镇政府是法治政府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最后一环、关键一环和决胜一环。本文通过在某县某镇的近一个月实地调研,总结某镇政府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具体工作,针对政府机构职能体系、行政决策制度体系、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方面分析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以及剖析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某镇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某镇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征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部门职责不清晰
某镇政府内部经过机构调整,全镇只剩下x个综合办公室,x个办公室囊括了原来xx个办公室的工作,原有人员和部门职责编入新的综合部门,实际操作中对外只存在x个综合办公室,实际工作中还是原来人员继续干原来的工作,原来办公室依旧各自干原有的工作,综合办公室整体意识不强,虽然x个综合办公室的基本职能是确定的,但是综合办公室之间和综合办公室内部的职责分工还不明确,目前x个综合办公室的主任实质上是“空缺”状态,缺少1个统筹原来各部门职责的人员,具体工作中镇长安排工作给副镇长,副镇长还是找原来xx个办公室相关科室和人员,即使说副镇长实际上充当了综合办公室主任的角色,但是由于副镇长分管的工作也是交叉的,同一个副镇长分管的业务工作也会包括2至x个综合办公室的职能范畴,也就是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综合办公室的职能和人员优势,从而导致在具体工作中乡镇政府往往存在没“力”做事、没“人”做事、没“权”做事、没“条件”做事等难题。
(二)决策程序不完善
某镇的重大会议和重要决策缺乏规范化的程序和机制,导致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意见不统一、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在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决策者难以全面掌握实际情况。例如,在某次关于农村环境整治的决策中,相关部门未能及时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决策与村民的实际需求脱节,最终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2. 专家咨询与论证不足:重大决策缺乏专家咨询和论证环节,导致决策科学性和可行性不足。例如,在某次关于土地征收的决策中,未充分听取法律专家和经济学者的意见,导致决策过程中忽略了法律风险和经济成本,最终引发了村民的不满和诉讼。
3. 公众参与度不高:在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决策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例如,在某次关于社区改造的决策中,未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导致改造方案与居民需求不符,最终引发了居民的强烈反对。
4. 决策透明度低:重大决策的透明度较低,导致公众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缺乏信任。例如,在某次关于财政预算的决策中,未公开预算编制的过程和依据,导致公众对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产生质疑。
(三)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
某镇在矛盾纠纷调处方面存在机制不健全、调处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矛盾纠纷未能及时有效化解,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处机构不健全:某镇虽然设有调解委员会,但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导致调处力量薄弱。例如,某次因土地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调解委员会因人员不足,无法及时介入,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2. 调处程序不规范:调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程序和标准,导致调处结果难以服众。例如,在某次因家庭矛盾引发的纠纷中,调解员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处,导致当事人对调处结果不满意,最终选择诉诸法院。
3. 调处资源有限:某镇在矛盾纠纷调处方面的资源有限,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和心理疏导支持,导致调处效果不佳。例如,在某次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冲突中,调解员缺乏法律知识和心理疏导技巧,导致调处过程中未能有效缓解双方矛盾,反而加剧了矛盾的激化。
4. 调处机制不联动:某镇在矛盾纠纷调处方面缺乏多部门联动机制,导致调处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协调配合。例如,在某次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纠纷中,环保部门和司法部门未能有效协作,导致调处过程中出现了推诿扯皮现象,最终影响了调处效果。
(四)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某镇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存在体系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行政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督机构不健全:某镇虽然设有纪检监察部门,但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监督力量薄弱。例如,某次因财务报销问题引发的举报,纪检监察部门因人员不足,未能及时调查核实,导致举报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最终选择了向更高层级的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情况。
2. 监督程序不规范:监督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程序和标准,导致监督结果难以服众。例如,在某次因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引发的举报中,纪检监察部门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导致被举报人对调查结果不服,最终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3. 监督手段单一:某镇在监督过程中手段单一,缺乏多样化的监督方式,导致监督效果不佳。例如,在某次因工程招标问题引发的举报中,纪检监察部门仅依靠书面材料进行调查,未能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核查,导致调查结果存在偏差。
4. 监督结果运用不足:某镇在监督过程中,对监督结果的运用不足,导致监督效果未能得到有效巩固。例如,在某次因工作作风问题引发的举报中,纪检监察部门虽然进行了调查处理,但未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导致其他干部未能从中吸取教训,最终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某镇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到位
某镇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法治观念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例如,某次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纠纷,镇政府领导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而是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导致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二)制度不完善
某镇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和规范。例如,某次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引发的纠纷,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导致镇政府在处理过程中无章可循,最终影响了纠纷的妥善解决。
(三)资源投入不足
某镇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资源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推进。例如,某次因社区治理问题引发的纠纷,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服务和调解人员,导致镇政府在处理过程中力不从心,最终影响了纠纷的及时化解。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某镇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例如,某次因干部作风问题引发的举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三、加强某镇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法治意识
加强法治教育: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法治思想,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定期开展法治培训,提升镇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 强化法治考核:将法治建设纳入镇村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法治建设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建设责任,确保法治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制度体系: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x-2025年)》的要求,结合某镇实际,建立健全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优化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资源配置
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各项法治建设任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法治宣传、法治培训、法律服务等方面。
2. 充实人员队伍: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充实法律服务和调解人员,提高法治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为镇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四)强化监督机制
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行使。建立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2. 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政府公信力。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加强某镇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镇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提高法治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资源配置、强化监督机制等措施,推动某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