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还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在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情况下,好学生容易受到教师的偏爱,而后进生则常常让教师产生偏见。因此,班主任在执行纪律时,一定要公平公正,确保一碗水端平。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助长好学生的不良习惯,还会抑制后进生的积极性。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这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也有效改善了班级风气。
调动“两个积极性”。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到与你是平等的,这样他们自然会对你产生亲近感,进而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其次,鼓励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例如,我们班的“八分钟自主活动”内容安排、少先队活动计划以及班级评比标准等,都是通过征稿的方式,收集全体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教师的指导,达成共识后共同制定并执行。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此......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弘扬师德,从尊重教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