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判“两个大局”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概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同时也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开放创新合作等,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的关系日益紧密,谁能够更大程度地释放创新动能,谁就能够更快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还能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改造,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动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必须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打破地域、行业壁垒,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确保各类人才能够在最适宜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我们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要加快推进科研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此外,还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加强开放创新合作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孤立地发展,开放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们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开放创新合作,我们将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加强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劳动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劳动力保障。
总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创新合作、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