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的经济保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当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基础薄弱、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以我区为例,截至202x年9月30日,全区X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10万元以上的109个,仅22个村集体实现分红,占比6.92%,20个乡镇(街道)分红村数为0。对比全市,上半年X区、X县分红村已达到全覆盖,我区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有效破解发展壁垒,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团结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造血”功能欠缺。部分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转移支付、山林、房子等集体资产租赁收入,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部分村(社区)特色产业有“主”缺“链”。比如,X镇X村辣椒种植规模较大,具备了一定的“链主”产业培育底蕴,但一直停留在种植阶段,加工产业效益尚未形成。
(二)发展不够均衡。以X区为例,下辖的X个行政村(社区)中,X等村抓住发展机遇,用足用活政策,集体经济发展较快。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因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远、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如X镇X村,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村集体经济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了整体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加剧了村与村之间的贫富差距。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政策支持
完善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给予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二是优化土地政策,允许村集体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流转、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待遇标准,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其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2.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责任,定期开展督查评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和支持村“两委”班子创新思路、大胆实践,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二)拓宽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
发展特色产业。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主导产业。如X镇X村可依托现有辣椒种植基础,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还可以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等多种业态,形成多元化收入来源。
2.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建立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3.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工作。通过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弥补自身短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三)注重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基础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注重选拔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加大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2. 搭建创业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青年群体扎根农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开展系统化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才能真正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