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
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随着正风肃纪持续高压,“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至少可以说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了很大改观。但值得警惕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更加隐秘的方式沉渣泛起。由此衍生出的搞形式、走过场让群众深恶痛绝,5+2、白+黑的身心透支又有多少是在真正抓落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于党和政府、于人民群众有百害而无一利,可为何久治不愈,一些人甚至乐此不疲呢?只有揭穿其华丽的外衣,找准病根,才有可能开出根治的良方。
担当不足,规避责任的虚假作为。压力层层传导、问责成为常态,本是为了激发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但是有的领导干部遇事首先考虑“保着自己屁股不挨打”,拿“讲政治”作旗号,逼着机关干部亦步亦趋照抄照搬上级,企图通过滴水不漏的程序撇清自己身上的责任,美其名曰“底线思维”。这种态度看似“政治上正确”,实际上,对中央精神从未做过深入研究,更谈不上结合实际抓落实。更可恶的是其出发点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规避责任。因此看似紧锣密鼓很忙活,却是虚张声势假作为,本质上还是懒政怠政。
能力不足,贪图省事的路径依赖。形式主义有一个通俗、传神的别名,叫“走过场”。任何一项工作,要出实招、求实效绝非易事,而搞形式主义就省事儿得多。再繁重的任务、再复杂的工作,只要一“走过场”就很容易“完成”。形式主义者的共同特点是作风浮漂、能力不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决策部署下来,自己没弄明白,却要指挥别人去做,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劳民伤财。这种现象在基层尤为突出,一些地方为了应对上级检查,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精美的展板、编印厚厚的材料,表面上看起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实际上群众并没有得到实惠,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这种做法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官僚主义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问题是脱离群众。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习惯于发号施令,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导致决策失误、政策执行不力。例如,有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最终导致项目烂尾、资金浪费,群众意见很大。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喜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打造所谓的亮点、样板,而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党的宗旨,也背离了人民的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
究其根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密切相关。一些党组织对中央的精神传达不及时、贯彻不到位,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松懈,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过于注重表面功夫和短期效应,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此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不严,导致一些人有恃无恐,屡禁不止。
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学习入手,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再次,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实事、谋发展、惠民生上,而不是追求表面功夫和短期政绩。最后,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方面,要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参与决策、监督实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地见效。
总之,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够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