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汛期也如约而至。汛期是一年中降雨最为集中的阶段,具有累积雨量大、极端性突出的特点,降雨过程中时常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极易造成道路积水、内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公安交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笔者就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汛期的特点,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汛期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分析
(一)对交通参与者的影响。一是对机动车驾驶人的影响。雨天行车,行车时飞溅起来的水花,依附在挡风玻璃的外面,使驾驶员只能看清雨刷器扫过的部分,加之湿气在挡风玻璃上蒙上了薄雾,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很容易发生碰撞防护栏、追尾、闯红灯等现象,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二是对非机动车、行人的影响。特别是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等车辆无遮挡风雨设施,即使穿戴雨具,但还是很容易被雨水模糊了头盔和双眼,在擦拭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车辆失控,这些都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二)对车辆的影响。汛期降雨量较大,致使机动车的一些安全性能大大降低。降雨期间,雨水会在路面形成一层水膜,也是人们常说的“水滑”现象,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如遇水泥路面,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摩擦系数降低,使机动车的制动性能变差,制动距离变长,如果车速过快,不注意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极易发生追尾事故。同时,强降雨会导致路面积水,尤其是涵洞和一些地势较低的路段很容易被淹,许多驾驶人因不明路况,误驶入后造成车辆被雨水浸泡而受损。
(三......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