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范文网 首页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

2024-12-17 华博范文网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1]53。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主力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应全面分析其价值意蕴,辨别面临风险,并努力探索风险防范路径,不断开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价值要义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前沿阵地,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使命,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首要任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充满好奇和热情,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增强大学生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更应该自觉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举办各类主题讲座、论坛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虽然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内部因素的影响。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外部压力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力度,试图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传播西方价值观,影响我国青年的思想观念。这种外部压力不仅考验着大学生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也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开放包容的同时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外来不良思想侵蚀,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空间日益活跃引发的新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更是他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一些负面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健康造成威胁。此外,网络空间还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容易误导学生,影响其正确判断。因此,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多元文化碰撞引发的价值观冲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这种文化多样性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价值观的碰撞。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很容易产生困惑甚至迷茫。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索

  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防范风险、维护安全的新路径。

  (一)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高校应进一步深化“三进”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纳入教学体系,通过开设专题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还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实效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建设网上课堂等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教育,增强情感认同。三是建立师生互动机制,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鼓励教师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倾听学生心声,及时解答学生疑惑,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网络环境,营造清朗空间

  网络空间是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领域,必须加强网络环境治理,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一是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管理。二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优质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三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提醒学生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防止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自身利益。

  (四)完善心理疏导,促进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保障。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二是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防止极端事件发生。三是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担负起责任,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