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常见6类质量问题及5条改进措施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项目质量管控是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功能的重要保证。当前,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审计工作压力大、人员能力水平有限、审计项目多而人手少等原因,存在较多质量问题,需要在审计全过程、各领域加强质量管控,有效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切实提升审计质量和效能。
一、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
(一)审计程序及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执行方面。主要表现在审计通知书未提前三日送达被审计对象;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时间早于审计进点时间或早于审计调查了解记录时间;在审计组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未逐一开展审计;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人员、时间、事项与审计实际不符,但未编制调整方案,导致实施方案中的审计人员分工、审计时间等与审计实际情况不对应。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也削弱了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审计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确保审计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方面。主要表现在缺少有关审计人员、审计时间等调整的《审计调整方案会议记录》;《对审计报告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记录》中,未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表述是否采纳及其理由;《审计组讨论起草审计报告会议记录》内容不够详实,不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要求;未将没有发现问题的审计事项及未在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事项对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及证据装入项目档案。这些问题反映了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对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降低。为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审计过程中的各项记录要求,确保所有重要管理事项均有据可查。同时,应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三)违规问题事实表述及问题认定方面。主要表现在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主体错位,未把问题责任靠到被审计单位身上;审计发现的问题定性不准,缺乏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规支撑;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被审计单位整改。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审计监督的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确保问题的表述准确、定性合理、建议可行。同时,应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审计建议得到有效落实,推动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四)审计证据收集与保存方面。主要表现在审计证据收集不全面,缺乏关键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审计证据保存不规范,导致证据遗失或损毁;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不足,无法有效支持审计发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增加了审计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证据的收集与保存,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证据收集和保存的能力,确保审计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和充分性。
(五)审计报告编制与审定方面。主要表现在审计报告内容不完整,缺乏必要的背景信息和分析说明;审计报告语言不规范,存在语法错误和逻辑不清等问题;审计报告格式不统一,影响了审计报告的美观性和可读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也降低了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审定,确保审计报告的内容完整、语言规范、格式统一。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写作培训,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和报告编写水平,确保审计报告能够准确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六)审计整改跟踪与评估方面。主要表现在审计整改跟踪不到位,未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审计整改评估不充分,未对整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审计整改成果运用不足,未将整改情况作为后续审计的重要参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闭环管理,也削弱了审计监督的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整改的跟踪与评估,确保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应建立审计整改成果运用机制,将整改情况作为后续审计的重要参考,推动审计监督的持续改进。
二、改进审计项目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基层审计机关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熟悉审计业务流程,掌握审计方法技巧,增强依法审计的自觉性。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基层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审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确保审计发现问题的准确性。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确保问题的表述准确、定性合理、建议可行。通过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主体错位、定性不准、建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审计建议得到有效落实,推动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四)严格审计证据管理,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证据的收集与保存,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严格审计证据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审计证据收集不全面、保存不规范、证明力不足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证据收集和保存的能力,确保审计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和充分性。
(五)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提高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审定,确保审计报告的内容完整、语言规范、格式统一。通过优化审计报告编制,可以有效防止审计报告内容不完整、语言不规范、格式不统一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写作培训,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和报告编写水平,确保审计报告能够准确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总之,基层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审计项目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审计人员培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审计质量管理、严格审计证据管理、优化审计报告编制等措施,切实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基层审计机关应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政治站位和服务大局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